幾乎所有地方、景點都有傳說附會,但其中最扛打的非邯鄲莫屬。邯鄲,遠近聞名的成語之鄉,三步一成語,五步一典故。繁多故事,或警示、或有趣、或諷刺、或浪漫。說起浪漫,一種是《西廂記》發生地“山西永濟普救寺”式的浪漫,一種就是黃粱一夢“邯鄲呂仙祠”式的浪漫。 黃粱一夢典故出自唐代沈既濟傳奇小說《枕中記》。講的是落榜的盧生,途經邯鄲(幾千年沒改過名字)遇見道士呂翁,攀談中盧生自嘆不得志還窮,是個十足屌絲,呂翁就給了他個瓷枕說你睡睡看。盧生一沾枕頭就著,夢里的他好不風光,順風順水做了大官,娶了美嬌娘(清河崔氏,清河即今邢臺清河縣),五個孩子也高官厚祿。盧生高壽活到80歲,可就在斷氣剎那,他驚醒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呂翁還坐在旁邊,睡前店家蒸的黃米飯還在鍋里冒著熱氣。 其實,故事到這里剛剛好,不過原文最后還有盧生和呂翁幾句對話。 邯鄲人依著這個典故建了盧生祠,后來逐漸變為供奉呂洞賓等八仙為主的全真教道觀。始建年代不詳,最早大概是唐代。如今格局規模是明清擴修的結果。大門匾額寫的是“邯鄲古觀”,但人們更多稱其“黃粱夢呂仙祠”。 八仙傳說大約始于元代,最初人名并不統一,而且都是男性,直到明代吳元泰著《八仙出處東游記》,八仙人物才定型。1998年電視劇《東游記》、1993年香港喜劇電影《笑八仙》都是小時候看過的很有趣的八仙故事改編的影視作品。 八仙都是有故事的人,開創一個八仙宇宙也不為過。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大概就是呂洞賓。呂傳為唐代人,名巖,字洞賓。元代全真教奉為"北五祖"之一,故通稱"呂祖",又因受封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又稱呂純陽。一說他原姓李,為唐宗室。武則天稱帝殺戮唐宗室時,改姓呂,后避難十試,終得道成仙。呂洞賓三戲白牡丹、三醉岳陽樓等故事家喻戶曉,連《新白娘子傳奇》里白素貞都說呂洞賓是個不正經的神仙,欺負過她的本家。 進入大門第一進院落東墻有“蓬萊仙境”四個大字,前三字相傳是化作乞丐的呂洞賓所書,“境”是乾隆下江南途徑此地時所補。傳說畢竟是傳說,這四個仙字作于明代,作者不可考。 鐘離殿 黃粱一夢的故事古往今來,非常能引起共鳴,尤其文人墨客,誰不是一夢里的盧生呢?誰沒做過黃粱一夢呢?所以祠內留下的墨寶碑刻,大多是喟嘆人生際遇的蒼涼之詞。金代詩人元好問《題盧生廟》云:死去生來不一身,定知誰妄復誰真。邯鄲近日題詩者,猶是黃粱夢里人。 和河北有關的名夢,除了黃粱一夢,還有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因為石家莊正定有依著《紅樓夢》而建的榮國府。兩個夢境,收場一個勵志(當然彼時有規勸人出家得道之嫌)、一個悲劇,一個自我疏浚豁達、一個無可奈何,都是對人生一夢的思索與感悟。如果來一場尋夢感悟之旅,這兩個地方是萬萬不可錯過的。 不過是大夢一場空,不過是孤影照驚鴻,現在,人們依舊在夢境與現實間踟躕徘徊著。 - The End - 版權聲明?:照片均為個人拍攝、制作(除標注作者外),版權歸旅行路上遇見菩薩所有。轉發請聯系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