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負性認知偏差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1)歸因方式偏差。傾向于將負性事件歸因為自身的、整體的、持久的,而將正性事件歸因為他人的、局部的、暫時的。由于這種歸因假設,生活中的應激源將不斷的強化個體,是個體變得無望,沮喪,被動,從而導致抑郁發生。 2)負性自我圖式。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關于自身、周圍世界及未來的自我圖式,這個圖式會影響我們的思維、情緒、行為等各個方面。如果這個自我圖式存在負性偏差,應激很容易激活這一負性自我圖式,導致抑郁發作,而抑郁發作又會強化了這一圖式,形成惡性循環。如依賴性強的人遭遇應激性生活事件時,常會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處境的變化,導致抑郁發作。常自我指責的人常常要求自己完美無缺,一旦無法達到則對自己意味著徹底失敗,最終導致抑郁發作。 3)自動思維。自動思維是個在某些情境中出現的一些習慣性思維活動,其出現是自動的、不隨意的、持續存在的。如果個體的自動思維是消極的,如看到半杯水就想到只剩下半杯水了,而不是想到還有半杯水,這也容易導致抑郁。 4)消極的應對方式。對生活事件經常采用消極應對方式的個體也容易患抑郁癥,例如否認、自責、逃避這些都是消極的應對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