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 常用量能溫經止血,大劑量可使肝細胞損害,出現中毒性肝炎3~5g可開胃,8g左右溫經止血、止痛,大量則引起胃腸道炎癥。 艾葉 許公巖對積濕為病以蒼術、麻黃二藥為主,兩藥用量配伍不同其作用有異:如兩藥相等,劑量是: 10g:10g,臨床 常見能發大汗; ,蒼術倍于麻黃則小發汗;蒼術三倍于麻黃,常見尿量增多,有利尿之作用,劑量是: 18g:6g;蒼術四倍于麻無明顯之汗利,而濕邪能自化,劑量是: 12g:3g。藥物之間的比例, 關鍵在于藥物之間的比例,并非藥量越大,療效越好。 茯苓 研究結果發現,在 25g以下無明顯利尿作用,至少達 30g才有利尿作用,認為100g時利尿作用最強。 茯苓 白術——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瀉,大劑量用至30~60克,則能益氣通便。 薏苡仁 系藥食兩用中藥,其常用劑量的上限為30克,而臨床上有經驗的醫師用該藥治療風濕、腰腿痛等病證時,該藥的用量達到45~90克。 夏枯草的常用劑量的上限是15克,而臨床以該藥治療病程較長的甲狀腺瘤時,用量一般都超過30克。 夏枯草 肉蓯蓉 6~12 g,有補腎助陽、益精血之功。適用于陽痿不孕、腰膝冷痛、筋骨無力等證。15~18 g有潤腸通便之功,用于腸燥津枯之大便秘結之證。本品助陽而不燥,滑而不寒,是一味既補陽又益陰的藥物。 威靈仙:新病10~15g,久病30~100g。 穿山龍,味苦,性平,對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均有調節作用,所以近年來成為治療風濕類疾病的妙藥。根據《中華本草》謂其干品用量為6~9克,《中草藥手冊》多為15克,少數達30克,東北地區常用量也為15~30克。但根據朱良春經驗,若要取得較好的療效,其用量須40~50克,30克以下收效不明顯。
|
|
來自: 昵稱54186773 > 《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