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新鎮
出行攻略
鄉鎮簡介:下新鎮位于縣境東部,交通便利,距縣城5公里。依山傍水,東瀕大源湖,南臨龍感湖,北依馬鞍山,西連濯港鎮,東接獨山鎮,東南湖區與安徽省宿松縣龍湖毗鄰。“八水—山—分田”,土壤多為紅赤砂泥土,屬丘陵地區。蘊藏著豐富的鐵、石膏、瓷土、石灰巖等礦產和魚蝦、蓮藕、野菱、芡實等水產水生資源,是鄂東地區重點水產基地,黃梅縣最佳的天然產魚淡水湖,是黃梅革命先烈宛希儼、宛希先的故鄉。
推薦交通:自駕
推薦路線:
第五天,微微帶你玩轉黃梅! 游黃梅!游黃梅!游黃梅!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還等什么, 讓我們趕快出發吧! 下新鎮 出行攻略 鄉鎮簡介:下新鎮位于縣境東部,交通便利,距縣城5公里。依山傍水,東瀕大源湖,南臨龍感湖,北依馬鞍山,西連濯港鎮,東接獨山鎮,東南湖區與安徽省宿松縣龍湖毗鄰。“八水—山—分田”,土壤多為紅赤砂泥土,屬丘陵地區。蘊藏著豐富的鐵、石膏、瓷土、石灰巖等礦產和魚蝦、蓮藕、野菱、芡實等水產水生資源,是鄂東地區重點水產基地,黃梅縣最佳的天然產魚淡水湖,是黃梅革命先烈宛希儼、宛希先的故鄉。 推薦交通:自駕 推薦路線: 下新鎮 下新鎮→雷池 雷池,聞名于東晉庾亮“不越雷池一步”之語。泛舟荷花從中,親手采摘起半新不老的蓮蓬,取出綠玉包裹的蓮子,剝離出白如冰雪的蓮子,清香撲鼻,迫不及待地放入口中,輕輕咂嚼,潤滑入喉,頓感香甜有味、香氣四溢,堪稱人間美味。 今日雷池,已成為廣大游客觀光旅游、品嘗佳肴、體驗漁民生活的好去處,越來越多的游客莫名而來、滿意而歸。慷慨的古雷池已展開博大的胸懷,以秀麗的風光和豐富的物產吸引著各方的游客,奉獻著數以百萬噸的純天然無污染的優質食材,歡迎著四面八方的來客。 下新鎮→宛希儼、宛希先烈士陵園 宛大村入口處的山坡,稱之為“馬立肩”,宛希儼、宛希先烈士陵園即位于此。陵園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近30多年的風雨洗禮,陵園各處多有破損。2012年,烈士陵園修復工程啟動,通過新建大理石基烈士塔和門樓、修復已破敗的水泥路基、新植柏樹,陵園煥然一新。現在的陵園已成為下新鎮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黃梅縣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下新鎮→錢林秤錘樹原始次生林 在下新鎮錢林村緊鄰大源湖邊有一處原生次生林,面積2公頃,為平原湖區保存最為完好的原生次生闊葉林。遠看該林,宛若一把巨大的綠傘,矗立在廣闊的湖邊,遮擋著東來的風雨,庇護著錢林的父老。林中古木參天,一些藤蔓植物相互纏繞,構成了一道奇特的景觀。世界珍稀物種——黃梅秤錘樹就生長在這片林中。黃梅秤錘樹發現于2007年,它的發現,為秤錘樹屬植物增加了一個新種(此前有6個種,均為中國特有),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和科學研究價值,被認定為國家二級保護瀕危植物。 黃梅秤錘樹喜生長于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上,不耐干旱瘠薄,高3-8米,胸徑最大15厘米。4-6月下旬開花,花潔白無暇、高雅脫俗,初開時狀如小喇叭,綻放后狀如降落傘,形態各異,美不勝收。秋后落葉,宿存下垂果實,呈秤錘狀。黃梅秤錘樹原有1000余株,因遭白蟻肆虐,至2007年僅存200余株,其中開花結果的秤錘樹僅10多株,極其珍貴。 ![]() 獨山鎮 ![]() 出行攻略 鄉鎮簡介:獨山鎮是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轄鎮,地處鄂皖兩省交界,是湖北省的東大門。鎮政府駐大壩,距縣城11千米。境內有馬鞍山、鐵嶺、張福等山脈。 推薦交通:自駕 推薦路線: 2 獨山鎮 獨山鎮→獨山古鎮 歷史悠久的獨山古鎮,位于縣城東南20華里。鎮南街口有一條水港直通大源湖,名叫獨山港,是大源湖的尾汊港埠碼頭。這里沒有崇山峻嶺,名曰獨山實際無山。沒有到過獨山的人,滿以為獨山是一個山高路陡的深山老鎮,其實并不然,它是一座背依丘陵面臨湖泊的水陸集鎮。古縣志載:“獨山,縣東南二十五里,旁有小木嶺、大木嶺山。”指的是距古鎮東面八華里的道人尖、招云寨這兩座山,而并非是指獨山鎮的獨山。道人尖、招云寨兩峰相連,南北走向,南頭山巒與安徽宿松接壤,北頭伸向涼嶺陳橋村,形成京川公路進入鄂東的隘口,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以山脊分水線來劃分,東面屬東倉村,西面屬花園村和何上屋村,均歸獨山鎮所轄。道人尖與招云寨兩峰中間的山凹叫大木嶺(俗稱大鴨嶺),道人尖的北面山頂凹部叫小木嶺。 據《黃梅縣志》載:“招云寨位于獨山東北4公里處。傳說從前大旱之年,有道徒在峰上招云求雨,因名招云。又傳說: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友諒之妾宛嬌蓮在此招兵,故名嬌蓮寨,土名嬌令寨。清代有人在上面建寨,所以叫招云寨。”由此可見獨山鎮的獨山并不是指這個招云寨的獨山了。那為什么古鎮卻又命名為獨山鎮呢?因為離鎮東北面有一不顯眼的小丘,高不過20米的獨立小山坡,人們稱它為團山坡,是距古鎮最近的獨立至高點,所以叫獨山鎮。縣志載:獨山鎮以“離該鎮東北半公里處有小丘獨山坡而得名”。 獨山鎮→富源葡萄莊園 富源莊園是由黃梅縣獨山鎮富源葡萄專業合作社、湖北富航生態果業有限公司、富源生態酒店三大實體組成的綜合性生態莊園。 它位于吳頭楚尾的黃梅縣,扼鄂贛皖三省咽喉,區位獨特,人文獨具的獨山鎮尤詹村,總投資金額目前已達8000萬。被評為湖北省生態旅游示范景點。 ![]() 當然嘍 這個假期 微微除了帶你玩 微微還要帶你吃吃吃 哈哈哈 ~~~ 吃貨們 快跟過來 1 魚面 下新鎮 黃梅魚面原名捶魚面,作為一種地方特產,明朝時作為貢品連年上貢朝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黃梅魚面問世以來,深受食客歡迎,它具有健腦、降血壓、預防冠心病等多種功效,富含人體所需蛋白質、鈣等多種微量元素,因吃起來味道鮮美,柔韌皆可。它色白如銀,越煮越清,面越透明。 烹調方便,可油炸,生炒,熱煮。并可陪輔各種肉類和素菜,使主菜更為增色。易貯耐存,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其味鮮美,雖為之魚,然食無魚,實乃一絕。 2 青蝦 下新鎮 “黃梅青蝦”系指產于湖北省黃梅縣境內源感湖及源感湖周邊地區的青蝦。黃梅縣特產,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其龐大的種群,優良的種質,純正的品系,青藍透明的顏色,豐富多樣的微量元素,全國罕見,并一直為業內人士所稱道。“黃梅青蝦”原產于鄂皖交界的古“雷池”——源感湖中。黃梅青蝦有著悠久厚重的歷史,長期以來,在水產大家族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3 紅薯 獨山鎮 黃梅獨山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使獨山紅薯具有個頭均勻,表皮光滑,顏色鮮亮的特點。它營養豐富,含有多種氨基酸、蛋白質和糖,據專家稱,屬防癌保健食品。生食脆甜,熟食甘軟、清香。蒸、煮、煎、炸、熘,吃法眾多,一經巧手烹飪,便成席上佳肴。白皮紅心、紅皮紅心為薯中上等品。獨山種苕歷史悠久。至今流傳“住在獨山鎮,苕吃苕當凳,白天三碗苕,晚上苕墊困”的順口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