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慢性并發癥是指患糖尿病5-10年后,對大血管、微血管與感覺自主神經等所產生的特有的損害與病變。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威脅糖尿病患者生命的危險因素是其并發癥。因此,預防、減輕以至控制并發癥,對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藥治療糖尿病并發癥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重視用補氣養陰藥糖尿病具有的明顯遺傳傾向.多提示先天腎氣不足。患病后使腎的氣陰更虛,既不能攝精微而下注膀胱,又不能激發脾氣導致脾運失司。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虛弱,水谷精微不被人體吸收,或聚于血中排出體外。因此,中醫認為脾腎氣虛是糖尿病的病理基礎。主張在治療中始終注意補腎益脾或益氣養陰,常規選用人參、黃芪、太子參、白術、黃精、生地等。 2.推崇用活血化瘀藥現代醫學證實,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兼有并發癥的患者,60%-90%伴有血液流變學障礙,如血小板聚集功能增高、血流速度下降,血液呈“濃、黏、凝、聚”改變,癥見疼痛、水腫、心痛胸痞,同時有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等血瘀表現。在辨證論治基礎上,用當歸、丹參、川芎、赤芍、葛根、雞血藤等活血化瘀藥,療效顯著。研究發現,以活血化瘀藥物為主治療本病,可以明顯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異常的狀態,臨床癥狀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3.注重用滋陰清熱藥一般認為,糖尿病早期多見陰虛燥熱型,治療宜滋陰清熱為主。出現眼病并發癥時,多為肝腎陰虛,肝火上擾。因此,常需滋陰清熱降火解毒,可服用知母、黃柏等藥。 |
|
來自: 鑒益堂 > 《68[消渴資料匯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