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酵素在消費品江湖中悄然“崛起”,備受追捧。隨便百度一下“酵素”,就會發現此產品功效多多、包治百病:既能美容、瘦身,又能抗衰老、抗癌癥……簡直非人間所有。“世衛組織推薦”“諾貝爾獎獲得者研發”“正在風行全球的抗衰老革命”等光環,更是讓人眼花繚亂。 那么,酵素是什么?它真的這么神奇嗎? 披著外國馬甲的酶 “酵素”一詞來自日語,后來經過臺灣輾轉進入大陸,實際上就是披著外國馬甲的酶(Enzyme)。 從化學結構上說,酶是一種特殊的蛋白質,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活性大分子物質,它最基本的單位是氨基酸。 酶對人體健康有著很大的作用,人體如果缺乏酶,往往會帶來或大或小的毛病。比如,唾液淀粉酶可以幫助淀粉水解,胃蛋白酶可以幫助消化蛋白質,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會導致蠶豆病……沒有這些酶的作用,人體內的很多生化反應根本無法進行。 那么,市場上熱銷的“酵素”,真的能達到商家們宣稱的諸多功效嗎? 答案:不能! 例如,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人體內最重要的酶之一,也是酵素商家的主打產品。但是通過對比試驗可以發現,酵素產品中的SOD活性單位還不如同等質量的生菜和西紅柿。也就是說,花重金購買概念產品,還不如去菜市場買兩斤西紅柿。 口服酵素?功效只是傳說! 此外,在人體內,目前已發現700多種酶,這些酶一般都能自己合成,不需要進行額外補充。即使需要補充,也不能通過口服的方式。也就是說,商家們關于酵素功效的宣傳的確沒錯,但他們不會告訴你,口服酵素一點用都沒有。 這是因為,酵素本質上是蛋白質,通常要在特定溫度、pH值等條件下才能發揮活性,而酵素在通過消化道時,會與胃液、膽汁等消化液發生作用,產生變性或分解,因而無法發揮功效。 而且,絕大部分酵素需要在細胞內或細胞間發揮作用,通過消化道攝取的酵素,是無法進入細胞內的,當然也就不可能產生功效了。所以說,希望通過口服酵素達到各種功效,只能是美好的愿望了。 潛在的健康風險 實際上,酵素產品不僅無法帶來美容瘦身、抗癌、抗衰老等神奇功效,而且還存在較大的健康隱患。 目前,我國對酵素產品尚未出臺統一標準。也就是說,一般的酵素產品是當做普通食品來生產加工的,在售賣時又被包裝得像“保健食品”一樣,宣稱有各種功效。但如果酵素產品真的是經過臨床營養學實驗、合法宣稱具有保健功能的產品,那么就必須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在產品外包裝上加印“保健食品”的小藍帽標志,并在質量指標中明確有效成分及含量。 商家推廣的酵素產品安全存疑,那么,人們自制的酵素安全嗎? 答案:也不安全!因為,酵素通常是由蔬菜水果加工而成。而蔬菜水果表面的微生物組成十分多樣,除了發酵所需要的酵母菌或乳酸菌外,還有包括致病菌在內的其他微生物。一旦制作過程中不注意衛生,混入了雜菌,就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 比如,霉菌產生的展青霉素,又稱棒曲霉素,在動物實驗中表現出神經毒性、胚胎毒性和一定的致癌性,并且對動物免疫系統具有抑制作用。此外,發酵過程比較容易產生亞硝酸鹽,自制酵素的菌種不易控制,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也無法監測,具有潛在危害。 更重要的是,水果中含有大量果膠,果膠經微生物發酵后的一大產物就是甲醇。而人口服甲醇中毒的最低劑量為100mg/kg體重,口服0.3~1g/kg體重即可致死,即一個60公斤體重的人如果攝入6克甲醇就會中毒,攝入18~60克即可致死。 結論 世界上并沒有包治百病的神藥,酵素也不例外。刻意通過口服補充酵素根本起不到任何保健作用,還存在一定健康風險。所以,想擁有健康的身體,根本對策還是保持規律作息、經常鍛煉、膳食營養均衡。健康不易,且行且珍惜。(編輯/余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