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呂二趙三典慎,四關五馬六張飛”的三國武將排名,不知道是什么時候開始興起的,但是自從這種說法出現以來,就一直非常受認可,這一方面是因為,這樣的排名方式比較押韻,更容易令大家熟記,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樣的排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例如,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這樣的說法,幾乎從來沒有人質疑。
不過,也有人會提出這樣的疑問,那就是關羽、張飛和馬超三人,都是劉備麾下的五虎將之一,而且個個武藝精湛,例如關羽能溫酒斬華雄,一刀誅顏良,三合敗文丑;張飛能與呂布大戰百余合,不分勝負;馬超則能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為什么他們的排名如此靠后呢?其實,關羽和張飛排名比較靠后,是有官方解釋的——最初的時候,這一排名只有前三,也就是“一呂二趙三典韋”,關羽和張飛則因為早已封神,不參與排名。后來有好事者,就將他們排了進去,因此只能放在了第二句。
那么,號稱“有呂布之勇”的馬超,為什么排名這么靠后呢?對于這個問題,小編有以下幾點猜測。
一、馬超沒有憑武藝取得什么戰績
排名第一的呂布,因為本身的驍勇,在華雄被斬殺之后,為董卓“力挽狂瀾”,避免了董卓直接兵敗如山倒的悲劇;后來擁兵自立,也因為自身的驍勇,取得了不少的成就。排名第二的趙云,憑借一身武藝,在穰山之戰救劉備于危難;在長坂坡之戰,救回劉備家小;在漢水之戰保護老將黃忠并反敗為勝;在夷陵之戰和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再度力挽狂瀾;典韋在濮陽之戰,為曹操解圍,在宛城之戰替曹操斷后。
關羽和張飛更是不必說——暫居曹操麾下,關羽于萬軍之中,取顏良首級,從而解白馬之圍;之后又斬殺文丑,徹底替曹操化解了危機;回歸劉備身邊后,他則先是單刀赴會,震懾了東吳,又水淹七軍,降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張飛曾虎嘯當陽橋,也曾大戰葭萌關,還曾擊敗許褚,劫了曹軍的糧草。他們都曾憑借自己的驍勇,取得戰績,或者立下大功。
而馬超,雖然曾殺一連大敗曹操麾下數員名將,嚇得曹操割須棄袍而走,最終卻以戰敗告終;雖在曾與張飛大戰三百合,卻以投降了結此事,因此他雖然驍勇,卻沒有發揮什么價值,排名靠后,也不算太過冤屈。
二、沒有斬殺過什么名將
不過,就算馬超沒有什么有效的功勞傍身,如果他有擊敗或斬殺哪位一流名將的戰績,大約排名也不至于這么落后。可是他雖然從一出場,在武藝就沒有輸過任何人,但是他也沒有贏過,更沒有斬過哪位名將——他第一次出場,殺王方,擒李蒙,都算是無名小卒,之后敗于禁、張郃、李通、曹洪,都不算出彩,畢竟這些人遇上劉備五虎將中的任何一人,都會很快落敗;之后戰平許褚、張飛,雖然沒有落于下風,卻也沒能占到便宜,這同樣非常影響他的排名。
三、突圍時表現不佳
其實,呂布和趙云,也沒有斬殺或者擊敗過什么一流名將,但是他們除了有功績傍身之外,還有過硬的突圍能力,例如呂布被劉關張兄弟三人,甚至曹操的六員大將包圍,依舊能夠全身而退;趙云不僅能突破許褚、李典、樂進三人的包圍,還能夠于萬軍之中殺進殺出,例如長坂坡之戰,他七進七進;漢水之戰,他再度來回突圍;就算鳳鳴山之戰,他因為兵力的差距,以及年邁體衰等問題,沒能憑一己之力突圍,卻了在擂木火炮的攻擊上,毫發無傷;當初截江奪阿斗時,更是憑一桿銀槍,撥落了亂箭。
可是,馬超的突圍能力,卻有些弱——潼關之戰的時候,“操兵前后大至,虎衛軍當先,亂箭夾射 馬超。超以槍撥之,矢皆紛紛落地”,可是他人躲了過去,馬匹卻被射中,于是落于地上,差點死于亂軍之中,幸虧龐德和馬岱及時救援,這才逃過一劫。這樣的“黑歷史”,同樣會影響他的排名。
通篇分析之后,我們不難得知,馬超雖然是三國名將之一,武藝超群,但是他在三國名將中的排名,卻不算高,并非排名不公,而是他在演義中的表現,本就有不足之處。不知道大家是否認可這樣的說法呢?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于《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