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月經問題,月經生理學(心臟奶水),提前發育(營養過剩、飲食要簡答),乳房硬塊與月經,月經周期與寒熱,助孕(灸三陰交、關元、中極),絕孕,痛經(三陰交、血海、中極,下針時機),下血(隱白)、鼻血(天府)、吐血(中脘),白帶問題(赤白帶與寒熱,隱白、足臨泣、三皇),婦科腫瘤(天應灸,胃經取穴,循經取穴),主流醫學與錦上添花,懷孕與生產(禁忌,安胎、正胎、孕吐、感冒、水腫、胎盤不下、無痛分娩)。” 婦科問題 01 — 月經生理學 月經生理學:子宮卵巢在小腸正前方,形狀像米老鼠。正常人,心臟把胸腔的奶水,按月,通過沖脈、任脈、胃經,下壓到腹腔的卵巢子宮。奶水為白色,遇到小腸火的蒸熱變成紅的,排出來就是月經。 02 — 關于提前發育 按內經,女子二七天葵至,七七天葵皆。二七14歲(虛歲)初潮是標準年齡,如果女孩初潮提前到10歲是營養過剩。現在取得食物太方便,攝取牛奶激素類食物,太營養了就早熟,不正常,早發育就會早結束,縮短壽命。早熟女生一般比較胖,腿粗,是營養過剩的表現。 飲食要簡單:有錢可以穿好衣服,開好車,但吃要簡單,精煉(提純,太過)的東西一點就可以了,需要控制。吃飯七分飽,吃完不餓就好,不要吃到撐。長壽村吃的很簡單,腌菜、稀飯。吃的要簡單,是不要造成身體負擔。 古代與現代壽命:古書里都是長壽的,現在人說古代活的短是沒有依據的。 03 — 乳房硬塊與月經 乳房硬塊是最初期的乳房病,天應(硬塊處)隔姜灸就可治療。心臟在管奶水,要強心陽,取穴心俞穴。奶水和腫塊要排入卵巢才能正常,全部排走才好。 04 — 月經周期與寒熱 腳熱,代表小腸熱機能正常。28天月經周期為正常,月經提前是熱癥,月經推后會延后是寒癥。寒癥用灸,取穴合谷、三陰交、中極(膀胱募)、關元(小腸募)。下針也可以。 05 — 助孕 助孕:不孕病,西醫男女分開檢查,中醫問誰的腳冷熱就可以了,腳冷的有問題。女方問題,灸三陰交、關元、中極,助孕,月經期可以繼續灸,氣血更流暢,月經周期變為28天就可以懷孕了。月經前一周,乳房會很脹,月經就慢慢減壓,月經結束那天,乳房壓力剛好完全去掉。 要絕孕:灸石門、陰交、絕孕穴。這種技術不如西醫,西醫是破壞技術,建設找中醫,且易生男孩。 06 — 痛經 痛經:針灸皆可。 (1)痛經針法:要求治病時機是痛的時候,比如月經第一天最痛的時候。下針三陰交、血海,可能三陰交下去就已經不痛了,三陰交(脾經內踝裸往上推)會有壓痛,壓痛處下針。如果三陰交下針痛去掉80%,再下血海就好了。痛經大穴:三陰交、血海。一般下個月就不會痛了,痛的話再扎一次。 (2)痛經病理:痛經主要是小腸火太弱。生理期間不要吃生冷,比如生魚片、生菜沙拉。生理期不能行房,月經時氣血往下走,刺激會使氣血於堵或上行,造成婦科問題。 (3)痛經灸法:灸三陰交、中極、關元也很好。 07 — 下血、鼻血、吐血 下血:月經不止。 鼻流血不止,下針天府穴;吐血,下針中脘,不下足三里,下內關。 下血,月經不止,兩個禮拜、三個禮拜不停,下針隱白。隱白穴,大拇趾旁。隱白留針20分鐘,就慢慢止血了,慢的一般第二天止血。隱白,月經下血不止常用大穴,雙側下針。
08 — 白帶問題 白帶問題 (1)十女九帶。 (2)赤帶白帶:赤帶,黃褐色,腥臭,屬濕熱下注。白帶,顏色清淡,無味,屬寒濕下注。(引申閱讀:小腸為赤腸,大腸為白腸,下痢紅色有血,小腸治療;下痢白色,大腸治療。) (3)白帶問題針灸療法:下針隱白,治療白帶問題非常有效。奇經八脈帶脈者帶也,足臨泣管帶脈,下針臨泣。再加下針三陰交、血海。近取穴,關元、水道、歸來、曲骨,背后白環俞(治療腸風下血、白帶名穴)。 (4)如果是寒濕下注的白帶,除上述下針法,可以灸。 (5)寒、熱去掉,濕也就沒有了,才能完全根治。西醫只消炎,不去濕,不能除根。 (6)脾主少腹,主濕,腹部的濕都是脾在管,所以取穴三皇:陰陵泉、地機、三陰交,可取白帶赤帶的濕。 09 — 婦科腫瘤 月經與子宮卵巢腫瘤 (1)診斷案例:太太54歲來診,月經還很準時,說明有腫瘤。因為腫瘤,會減緩代謝的速度。中醫認為,里面長東西,不斷生長,子宮卵巢也隨之增長,會月經延后(多持續幾年),造成應該49歲更年期停經,但沒有停。腫瘤大的可以在腹部摸到,有的像橘子,有的如乒乓球,一個或多個。 (2)治療:腫瘤、子宮頸癌,通通為實癥。實癥,天應(患處)隔姜灸,異常出血隱白止血。均為按癥治療。 (3)實癥拒按,虛癥喜按。婦科腫瘤,三陰交會有壓痛點。實癥的壓痛,會感覺痛強烈很難受,病人會說不要按壓痛點;虛癥的壓痛,隱隱作痛,病人會覺得按壓很舒服。腹部其他腫瘤也是如此。 (4)腫瘤治療:脾主少腹,行陽,用灸,脾經取穴,胃經也可以,脾胃相表里,胃為陽。胃經:足三里(本穴)、沖陽(原穴)、解溪(母穴)、豐隆(絡穴)。還可以循經取穴,找痛點所在經絡,子母補瀉經絡下針,天應隔姜灸。針、灸同時用,是各灸、針其穴,不是針上放艾草(針而勿灸灸勿針、針經為此常叮嚀、庸醫針灸一起施,徒施患者炮烙刑)。背面取穴痞根。八髎(婦科穴)穴壓痛點取穴下針。 痛點三條線分別為任脈、腎經、胃經 09 — 主流醫學與錦上添花 主流醫學與錦上添花(插花):主流醫學經絡取穴,子母補瀉,原絡會郗俞募。有的穴道只用于一個病,屬于插花。例如,肩井,下針用于胸腔瘀血大穴,肩井灸用于所有淋巴腫脹,包括甲狀腺、腮腺、腋下淋巴、乳腺、腹股溝淋巴等腫大,再加灸肘尖,加灸足三里氣往下導引。 10 — 懷孕與生產 懷孕針灸禁忌:腹部穴道不針,合谷三陰交不針(補瀉手法不熟悉,可能會弄錯)。補合谷瀉三陰交墮胎(補氣瀉血,氣旺血衰),瀉合谷補三陰交安胎(瀉氣補血,血旺氣衰),因為胎兒靠血滋養,胎兒沒有呼吸。 安胎:脾統血,取穴隱白、三陰交,血的穴道,用灸,血會旺。 胎位不正:至陰穴下針。小拇指最外側。下針隔天,胎位變正。
妊娠嘔吐:下針公孫內關。下針內關時要讓病人冥想“我不想吐”。內關絡心包,可主心意。下針中脘、足三里也可以止吐。 懷孕期間感冒發燒:退燒,少商、商陽、大椎放血。如果壯熱,大燒,看看是否便秘,便秘大便不通會引起壯熱、燥熱、高燒。便秘治療:下針支溝、照海通便大穴,腹部關元、天樞就不要下針了(孕婦禁針)。 懷孕期間水腫:兩腿腫的很厲害,小便也不是很好,不需要吃中藥,下針三皇穴(陰陵泉、地機、三陰交)+太沖、水泉、太溪穴,水就會排出來。 胎盤不下:生完小孩,胎盤出不來。古代都是蹲著生的,有人在后面抱著。合谷脈動到達商陽穴后,趕緊蹲下。蹲著生,小孩生出來,胎盤自然會跟著出來。躺著生一般要人工取出,否則會大出血,很危險。如果遇胎盤出不來,取穴昆侖、太溪下針,胎盤會跟著出來,天應也可取穴下針,如中極、關元等下針。大出血去下針隱白。 無痛分娩:下針三陰交、合谷,病人會感覺振動,而非陣痛。 沒有隱白的人:大拇趾或腳掌沒有的人,取脾經最后一個穴道,例如太白、商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