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幸福、平安、有利兒童發展和參與的童年,意味著在家庭和學校之外的社區(包括城市和農村的社區和村社)應當建設并運作有為兒童和家庭提供支持的公共服務。針對兒童的社區公共服務需要一個載體,能夠統合社區和基層政府的相關資源,能夠動員社區群眾—尤其是家長和青少年兒童的志愿精神和積極參與。兒童之家就是這樣的一個社區兒童公共服務載體。 作為中國兒童工作的綱領性政策文件,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明確要求在全國城鄉社區建設運行兒童之家, 在2020年時:第四部分 兒童與社會環境 主要目標第8條: 90%以上的城鄉社區建設1所為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戲、娛樂、教育、衛生、社會心理支持和轉介等服務的兒童之家。 兒童之家有專職和兼職的兒童工作者,在接受了社區兒童服務培訓之后,他/她們能夠動員起社區兒童和家長的力量,協調社區、鄉鎮和縣市的政府相關兒童工作的部門資源,在農村建設運作一個服務兒童和父母家長的社區服務資源平臺。 兒童之家是過去的公共服務里沒有過的新生事物,經過了四川汶川地震之后的兒童友好家園實踐檢驗,證明是有效地保護兒童權利的社區公共服務載體。現在,兒童之家的建設在全國范圍內推行著。 每次和從事兒童工作的政府官員以及熱心兒童工作的家長和其它人士談到兒童之家的發展和推廣,都能聽到積極的認同,然后,都會提到擔心沒有足夠的資金和資源支持,尤其是來自政府的投入。這個,也確實是現實挑戰中最突出的一個。兒童之家和社區兒童服務,誰來資助? 兒童是人類的未來,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兒童發展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兒童發展,對于全面提高中華民族素質,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1]。社區兒童服務,對于兒童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一百八十五天中孩子都不在學校里,這可是一年中兒童百分之五十(50.68%)的時間。這還沒算上孩子們在去學校之前,和放學之后的時間。很多小學是下午四點半左右放學,孩子們就從學校里離開了。從四點半到晚上十點半,每天有六個鐘頭呢,這一年下來,差不多有一百天乘以六個小時,一共是五十個白天(以十二小時算一個白天),這樣算,孩子一年中有二百三十五天不在學校,占了一年總時間的百分之六十四(64%),幾乎三分之二的時間! 童年里三分之二的時光,意味著兒童成長的健康、發展的平順、保護及時到位、有意義的社會和家庭的參與。從時間的維度來看,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時段里,兒童是在社區和家庭里度過。現實是,中國社會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資源投入是有限的,在社會(社區)教育、保護和參與方面,國家投入的資源更加稀少。 說到兒童工作,我們的慣性意識是要加強學校教育和管理工作,大量的資源也已經逐步投入到各級教育領域中。我們需要看到的是,學校以外的社區和家庭,是兒童發展、保護和參與服務最需要的地方,因為他們童年的三分之二時間是這兩個地方度過。可是,我們對兒童工作的資源投入,很少投放到社區和家庭中。 從已經有的經驗來看,一個兒童之家的年運作經費從5萬到15萬不等,具體視乎其覆蓋的社區兒童和家庭數量而定。以一個社區或者行政村有400名兒童做一個平均數,一年中,每一個兒童人頭的服務經費也就是125-375元。而這筆錢,可以為每一個孩子和他們的家庭帶來急需而過去沒有的社會公共服務,保護兒童、促進兒童發展和參與,是推動兒童權利實現的基層抓手和公共服務的社區觸角。 這5-15萬一年的經費,并不多,然而其覆蓋的兒童、家庭和社區確實很廣泛。那么,我們的兒童之家服務去哪里尋求資助呢? 國家財政預算應該是第一個資助源頭。一個國家兒童工作的水平,體現在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同樣體現在國家在社區兒童工作和家庭教育方面的投入。我們國家的兒童工作資源分配,需要考慮向社區兒童服務和家庭教育投入更多資源,從建設社區兒童服務設施(兒童之家、青少年服務中心等)、配備兒童(社會)工作者、加強基層兒童服務職能部門和專業機構的銜接和整合等方面入手。 我們國家在學校教育這塊的投入是非常重視的。最近,中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已經達到了國民生產總值的3.94%,也就是18586.70億元[2]。用這筆錢,可以做1千2百3十9萬個年運行經費為15萬的兒童之家。事實上,我們全國90%的城市和農村社區都建立起兒童之家,總數也不會超過50萬個。 兒童之家能夠在農村村社和城市社區為兒童和家庭提供基本的兒童公共服務,為兒童三分之二的生活時間提供安全而友好的兒童發展、兒童保護和兒童參與的服務,這對于占我國人口1/5的兒童群體,以及他們的父母和祖父母(占了我國人口的一半還多),具有特別的意義。兒童的發展、保護和參與,是兒童應享有的權利,也是社會公共服務應當滿足的需求。為了孩子,我們需要更多關注每一個基層社區、村社和家庭,建立和加強社區為本的公共兒童服務。 政府從財政預算里明確設立預算項目支持兒童之家的建設,已經在一些省市得到實施。有的地方則是通過一些民生工程項目和特殊支持項目來試點支持建立兒童之家的服務。 同樣從政府的角度,購買社會服務也已經逐步成為一個主流的發展方向。最近,財政部、民政部和國家工商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印發《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辦法從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有關精神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部署,為加快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制定了《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暫行)》。《辦法》提出,公開擇優,以事定費。兒童之家的服務,也是在政府購買服務范疇之內的,可以向政府相關部門的服務購買申請資助,用于社區的兒童服務、兒童福利等方向。 民政部于2014年下發了《民政部關于民政部門利用福利彩票公益金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主體是依法在民政部門登記成立或經國務院批準免予登記的社會組織,以及依法在工商管理或行業主管部門登記成立的企業、機構等社會力量。這也是一個來自政府渠道的重要資助來源。 也許你很少去考慮民政部門每年的福利彩票公益金有多少。中國福利彩票2014年銷售985.01億元,同比增加131.94億元;福利彩票為國家籌集公益金280.08億元。如果我們能倡導有1/5的公益金用于社區兒童服務,那就是每年有56億元人民幣。 國內的公益基金會應該也是一個兒童之家服務資助的重要源頭。也許你對公益基金會還不是很熟悉,沒關系,現在中國已經有超過3千家公益基金會了。2012年全國共有社會組織49.9萬個,其中基金會3029個。 2012年社會組織接受的捐贈中,基金會受捐達305.7億元,占全部捐款578.8億的53%。這些資金都是用于公益事業的,其中包括社區兒童服務。 舉幾個和兒童服務關系較緊的公益基金會為例。壹基金2014年捐贈收入為1.68億元 ,中國扶貧基金會2013年捐贈收入為5.24億,公益支出為3.2億元,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2013年捐贈收入為3.29億,公益支出為2.96億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2013年捐贈收入為5億,公益支出為4.33億元 ,四川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2013年捐贈收入為8千4百萬,公益支出為4千4百萬元,山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2013年捐贈收入為2千6百萬,公益支出為2千3百萬元。 兒童之家的服務和運行模式已經成型,工作成效和管理也是有很多實踐基礎的,作為社區兒童服務一個重要的制度創新,有理由相信這些公益基金會的公益支出將會是兒童之家和社區兒童服務一個非常重要的資助來源。 從承接社會服務主體和公益慈善項目支持執行方的角度,兒童之家的運作應該考慮逐步向注冊的社會組織發展。一個比較可行的做法是有志于社區兒童服務的個人組織起來成立民辦非企業單位--從事社會公益及社會服務的注冊社會組織。作為民非的兒童之家(名字應可以百花齊放,不限于兒童之家)能夠有自己的賬戶、自己的章程和自己的理事會,就能夠作為一個公益服務組織主體去申請來自政府和公益基金會的服務購買和項目支持資助。作為民非的兒童之家,也可以接受社會組織和個人的公益捐贈。 作為獨立法人資格的社會組織,兒童之家的另一個重要資助來源應該是企業和個人的公益捐贈。日益眾多的企業在加強其社會責任的履行,很多企業會選擇支持公益事業作為其踐行社會責任的抓手。能夠支持在社區扎根服務兒童和家庭的日常性服務,造福鄉鄰,也是社會責任的上佳選擇。兒童之家的服務資助,也可以向有興趣的本地和全國性企業申請資助。 身邊也有很多的朋友日益關注身邊的公益和社會服務,人人公益這個概念可以從自己捐贈物資支持公益服務開始。兒童之家的服務是基于家庭和社區的務實創新,最值得有興趣的個人來支持。這樣的支持,可以是定期(每月,每年)的資金捐贈,也可以是不定期搜集和捐贈一些可以新的,或者是循環使用的書籍、玩具和辦公用具。這樣的公眾捐助一旦建立起機制,是可以成為兒童之家運作所需的涓涓細流,也是進一步提升兒童之家在中國公共服務領域地位和影響的一個途徑。 這么一分析,你會發現,提供社區兒童服務不僅僅是大勢所趨,政府和群眾都需要,并且,是有很多資源可以去挖掘和爭取的。我認識的一個兒童之家,從國際項目支持服務做起,在社區扎下了根,注冊轉型為一個專業的社會組織(民非),獲得了來自政府和公益基金會的資助,實現了常態化的社區(兒童)服務提供,走上了專業化和正常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這,也許是未來兒童之家,乃至社區兒童服務的一條可供借鑒的發展之路。 讓我們為所有城市社區和農村村寨的兒童們呼吁,并參與推動各地創建以兒童及其家庭為核心服務對象的兒童之家。政府可以通過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支持基層社會組織來籌辦,公益基金會和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也可以通過項目捐贈和支持的方式支持基層社會組織和有意愿有基礎的個人和群體來創建,有心支持兒童公益的個人也可以尋找那些在基層社區創建兒童之家和類似的青少年服務設施的公益機構,為她們做定向或者不定項捐贈,支持基層兒童服務的發展。錢花得不奢華,卻是為所有兒童在他們的身邊建起了一個兒童友好的公共社會服務,善莫大焉。
[1] 《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 [2] 宋秀巖主編,蘇鳳杰、宋文珍副主編:《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學習輔導讀本,中國婦女出版社,2013年6月,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