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首先來明確一下什么是肺小結節,肺小結節是指直徑≤3 cm的局灶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陰影,一般都沒有任何癥狀或者不適,只是體檢偶然發現而已。肺小結節并不一定是肺癌,有良性和惡性之分,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鑒別肺小結節的良惡性,以及如何處理肺部小結節。
從影像學上來看,惡性肺部小結節的邊緣會有些“毛刺”,邊界模糊不清;良性肺部小結節的有時可以看到鈣化的征象,而且結節比較圓,邊界清楚。還有一些實體小結節,看起來象“磨砂玻璃”,淡淡的一個影,如果這種磨玻璃影中還有一些密度較高的影響混合,就要非常小心了,這種混合型磨玻璃結節腫瘤的概率比較高。另外,要動態觀察這個肺部小結節的增大速度,如果增大比較快,在數月以內增長超過20%以上,就有可能是惡性病變;如果一、兩年內變化不大的,就無須過分憂慮。另外還可以抽血做腫瘤標志物的檢測以及腫瘤外周血循環細胞的檢測,來進一步判斷肺小結節的良惡性。
但是,我們還是需要說明一點,直到現在,我們依然沒有肺小結節良惡性鑒別的金標準,就算精確程度較高的PET-CT,仍然有假陽性或者假陰性的可能,這就讓很多患者非常糾結,發現了肺部小結節,到底該是手術還是觀察下去。
筆者總結了近期國內外關于肺小結節判斷和治療的一系列文獻和指南,對于判斷肺小結節手術與否,有以下的建議:
傾向于手術的情況包括:
1. 固體結節直徑大于1cm,影像學有高度腫瘤可疑性;
2. 直徑大于0.6cm以上 的混合型毛玻璃結節,且實性成分大于50%;
3. 半年內結節直徑增大超過20%;
4. 大于0.8cm的肺小結節位于肺葉邊緣,方便局部切除;
5. 單側或者雙肺多發發結節,較大者直徑超過0.8cm,需要手術明確病變性質;
6. 大于0.6cm的肺小結節,有可疑的分子生物學證據,比如,外周血腫瘤循環細胞(CDC)大于10,腫瘤標志物超過正常上限5倍以上,或者液體基因檢測有明確的驅動基因突變;
7. 觀察期間,患者因精神緊張而出現焦慮,失眠等癥狀的。
那么,那些情況下是可以考慮觀察病情甚至是姑息的呢,我們也給大家以下建議:
1. 肺小結節為鈣化結節,且無明顯自覺癥狀;
2. 小于0.5cm的純毛玻璃結節,經一年以上觀察期,無明顯變化;
3. 小于1cm的固體結節,影像學上表現為邊界非常光滑類圓形結節;
4. 不愿意手術治療,要求隨訪的。
吳氏老中醫提醒大家的是,小結節的觀察是一個系統的隨訪過程,我們建議大家一定要重視定期的觀察隨訪,當然,也不要隨時心心念念都是肺小結節,搞得自己緊張兮兮。健康至上,愉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