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能力,當大家聊起來的時候,一定都會說“是的是的,我應該具有這樣的能力”,但往往實施過程中,又會覺得“這個能力好難養成啊!” 這種能力是什么呢?就是——自控力,或者說自律。 我說的沒錯吧,是不是很有同感?網上關于“自律”“自控力”的文章帖子特別多,比如你與成功人士之間只差一個“自控力”,比如“所有優秀的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你的自律,決定你的一生”“你只有自律才能顯得毫不費力”…… 諸如此類的雞湯特別特別多。 但就算每次狠狠地喝下這碗雞湯,沒過多久,恐怕又會明知道甜食吃多了容易發胖,卻管不住自己的嘴; 明知道運動有益健康,卻很難挪動宅在家里的身體; 明知道培養新習慣學習更多的技能能升職加薪,卻覺得人生何必跟自己過不去; 明知道控制情緒就能和伴侶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卻總是在爭吵來臨時不能深呼吸,過上一時的嘴癮后又懊惱不已、捶胸頓足。 自控力,好像真的很難哦!道理全都懂,就是做起來,那么的難。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至今我也很難攻克自己的一個軟肋,那就是一見到巧克力就抵擋不了它的誘惑。 盡管如此,我還是必須要說——自控力很重要,它的重要性無關于你是否會因此擁有開掛的人生,你是否會看起來毫不費力,而是,我覺得人的幸福程度,很大一部分源自你的自控力、你的自律。 誰都會有情緒,但盡可能地收放自如,是一種本事;誰都會有犯懶的時候,但盡可能地持之以恒,你才能擁有獲得幸福的能力。 我想向大家推薦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凱利·麥格尼格爾(Kelly McGonigal, Ph.D.)所寫的《自控力》這本書。這本書來自斯坦福大學廣受歡迎的心理學課程,出版至今,銷量有300萬冊了,非常暢銷。 凱利教授也是也是醫學健康促進項目的健康教育家。作為一名健康心理學家,凱利教授的工作就是幫助人們管理壓力,并在生活中做出積極的改變。多年來,通過觀察學生們的行動,她意識到,人們對自控力的認識,其實是不正確的。 《自控力》這本書有著非常深厚的理論功底,它結合了心理學、神經學和經濟學等學科的內容,為我們分析了影響自控力的生理基礎、心理陷阱和社會因素等原因。基于這些理論分析和實驗結果的基礎上,給我們提供了具體的方法。 我推薦這本書,并不是因為這本書可以給你打雞血,給你滿滿的雞湯,而是,我覺得這本書從認知層面幫你去了解什么是自控力,而提高自控力的有效途徑便是你得弄清楚自己如何失控、為何失控。 用凱利教授話說就是: 自詡意志堅定的人反而最容易在誘惑面前失控。而自知之明是自控的基礎,認識到自己的意志力存在問題,則是自控的關鍵。 那么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我們的自控力呢?我根據書里的分析,總結幾點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是情緒,負面的情緒會讓我們更容易失控。 負面的情緒低落會讓我們產生從“放縱、心中后悔再到更放縱”的惡性循環。 女孩們中間,流傳著一個減肥死循環。就是:一不開心我就想吃東西,一吃東西我就變胖,一變胖我就不開心……就這樣無限循環下去,于是減肥遙不可及。 恐懼的情緒,也會讓我們的自控力明顯下降。 書里舉了一個例子,比如有的戒煙廣告用了一個黑漆漆的肺,來提醒我們抽煙有害健康。但是凱利教授說,這種圖片可能會造成反效果,因為煙民可能會趕快“抽支煙壓壓驚”。 當習慣了這種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也就徹底的放棄了自控。從這個角度說,媒體工作者在設計廣告時,可得三思而后行啊! 剛才說的是情緒因素會削弱自控力,那么什么因素會增強自控力呢?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自控力更好。 當然,對自己充滿信心也得有個度,充滿信心不等于太容易自我滿足,一旦陷入這種狀態,又會削弱自控力。 怎么說呢?就是如果我們之前做了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事情,產生了一些成就感,接下來我們很容易會下意識地犒勞自己,就很容易給可能導致的失控找理由。 凱利教授還告訴我們,自控力,也不是你想有多久就有多久,它跟人體的肌肉一樣,是有極限的。 我們的大腦中有著滿滿的能量,每做一個選擇、抵御一個誘惑、完成一件事,都會損耗一部分心理能量,能量降低后就會直接影響后續事情的執行。如果把我們的大腦比作錢包,這些能量就是錢包里的現金,我們每一次行動都是一次消費,隨著現金的減少,我們的購買力不斷下降,也就是“自我損耗”。 為什么我們在下班時候容易放松自己?因為白天上班已經消耗掉了我們的自控力。為什么我們在疲憊的時候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因為我們消耗了太多的血糖,已經沒有更多的能量供應了。 并且,很多看起來不需要自控力的事情,其實都要依靠這種有限的能量,甚至是消耗更多。比如說我們貨比三家選購衣服的時候,在路況糟糕的時候開車,這些都會消耗我們的自控力。剛剛過去不久的雙十一血拼大戰,想必也是消耗了不少女同胞們的自控力吧! 培養自控力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我必須要說凱利教授的這本《自控力》還是非常實用的,滿滿的方法論。我給大家總結幾點。 第一,從小事做起,訓練自己的“意志力肌肉”。 我們不需要制定完美而宏大的計劃,而是在一些小事情上持續地訓練自己,通過一些微小的改變,一步步提升整體意志力。 意志力和肌肉一樣,要么使用,要么消失。當我們持續訓練,時間久了以后,我們的意志力就像肌肉變化一樣,變成身體的一部分。 第二個值得推薦的方法,我覺得是:把“我不要”變為“我想要”。 只有想清楚了這個問題,在關鍵時刻牢記自己的目標,才能不斷提醒自己做到自控。 因為網絡文學寫作而成為超級暢銷書作家的唐家三少,連續十四年,除了妻子生病的那幾天,每天都會堅持更新8000到10000字。 每天上午的9點到12點,就是他的固定寫作時間,有人說,他的寫作習慣就像機器一樣精準。支撐他十四年如一日的長遠目標只有一個:寫出好小說,不讓喜愛他的讀者失望。 接下來,我想重點說說情緒方面的自控。 很多時候,情緒失控帶來的危險,比我們忍不住多吃一口、忍不住睡一個懶覺帶來的后果,要可怕的多。 2018年10 月28日,重慶萬州的一輛公交車,沖破了長江二橋的護欄,墜入長江,造成了15人死亡的慘痛事故。這場災禍的原因,是因為一名乘客因為坐過站,與司機冉某發生爭吵,兩次用手機砸向司機。司機用手抵擋、還擊,結果造成車輛失控,墜入江中。 當司機把注意力放在了和女乘客斗智斗勇的時候,就忘記了更重要的事情,是保護乘客們的安全; 當女乘客在發泄自己的情緒時,她也忘記了自己和全車人的安全,都是由司機來保護的。 說到這個情緒問題,我想很多女性朋友尤其感同身受,相比男性,女性更容易情緒化,我也經常聽到有些女性朋友跟我吐槽跟老公、跟男朋友又發生爭吵了,還有就是吵的過程中或者吵完之后老公或者男朋友壓根就不理自己了,這個時候自己就更氣了。 當然也有因為伴侶之間彼此的不包容,導致矛盾升級,吵著吵著,感情就淡了,淡了就分手了。 與其哭哭啼啼地后悔當時沒管住自己的嘴,不如學會控制情緒。 冥想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我們可以坐在椅子上,雙腳平放在地上,或盤腿坐在墊子上,背挺直,雙手放在膝蓋上。接下來,閉上眼睛。 如果要是怕睡著,你可以盯著某一個東西,比如一面白墻。吸氣時在腦海中默念“吸”,呼氣時在腦海中默念“呼”。幾分鐘后,我們就可以不再默念了,來專注于呼吸本身。 如果發現自己有點走神,就重新開始默念。這種反復的注意力訓練,能讓大腦的前額皮質開啟高速模式,讓大腦中處理壓力和沖動的區域更加穩定。 讀《自控力》這本書的過程,我也在不斷地審視我自己的日常,知難行易,不管怎樣,我們一起共勉,一起給自己打氣。 眼看又到年底了,你是否已經開始展望新的一年的目標呢?比如:每天運動多少小時;看多少本書,背多少個單詞,談下多少個項目,存多少錢…… 你會不會覺得這些目標非常眼熟呢?是滴,可能你每一年都定了這些目標,有的也許實現了,有的也許計劃趕不上變化了,有的可能就被一次次拋在腦后了。 好吧,不管去年的你怎樣,我們一起做個約定,新的一年,不放棄、不拋棄,和自控力做朋友。 |
|
來自: 昵稱40077028 > 《做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