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詞匯: 卮言 [ zhī yán ] 詳細釋義 亦作“ 巵言 ”。自然隨意之言。一說為支離破碎之言。 語出《莊子·寓言》:“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成玄英 疏:“巵,酒器也。日出,猶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和,合也……無心之言,即巵言也。是以不言,言而無係傾仰,乃合於自然之分也。又解:巵,支也。支離其言,言無的當,故謂之巵言耳。”后人亦常用為對自己著作的謙詞,如《藝苑卮言》、《經學卮言》。 成玄英成玄英,字子實,陜州(今河南陜縣)人,杰出的道家學者,道家理論家。通儒學經典,尤重文字訓詁學。貞觀五年(631),召至京師,帝重之,賜為道士號“西華法師”,后隱居郁州(今江蘇連云港市)之云臺山。 對老莊之學頗有研究,致力于文理的注疏,繼承和發揮了“重玄”思想,使重玄之道成為唐朝初年道教哲學思想的一大主流。使道教哲理及道教修煉思想更加升華。著述有《周易流演》、《度人經注疏》、《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道德真經義疏》、《道德經注》、《莊子疏》等等,大多亡佚于宋末元初。 成玄英繼承了先秦兩漢老莊學與魏晉玄學,并且通過認真嚴密的理論分析,建立了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包含本體論、存在論、方法論、修養論、心性論、意義論的完整哲學體系,實現了相當于先秦兩漢老莊學與魏晉玄學的老莊學的第三期發展。標志著道家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道教在偏離道家之后,又在一個更高的基礎上向道家回歸。作為隋唐時期重要哲學思潮的重玄學,是繼先秦老莊哲學,兩漢黃老道家、魏晉玄學和神仙道教之后道家哲學發展的重要階段。這是成玄英李榮等道教信仰對老莊的傳統回歸, 使道家負的或否定的方法傳統,在新的歷史時期發揚光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