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套易筋經是來自于內功圖說,結合了流傳下來的易筋經、洗髓經和八段錦而編制的一套養生保健功法,其練功方法廣為氣功、武術、醫療所采用,身心并練,內外兼修而能夠達到鍛煉身體、増力壯骨、祛病延年的目的。目前流傳的易筋經雖然版本眾多,但核心動作大同小異,且其中精神并無二致,所以對此不用太過于糾結與懷疑,所謂“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重要的是循序漸進,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恒,帥之以誠,而困而知,而勉而行,無論做學問還是練功夫皆當如此。 易筋經第九勢青龍探爪 【原文】 青龍探爪,左從右出, 修士效之,掌平氣實, 力周肩背,圍收過膝, 兩目注平,息調心謐。 【析義】 青龍探爪:探,伸。本勢是模仿青龍探爪的動作。 正文析義:左龍爪從右邊探出;修身養性之士模仿這樣的動作;手掌端平,氣充實手指,力貫肩背;收勢時手圍繞膝關節回收,兩目平視,呼吸調和,心境清凈。 【步驟】 1.預備式 身體站立,全身放松。 頭如頂物,目視前方, 沉肩垂肘,含胸拔背; 收腹直腰,并步直立; 面容端正,呼吸平和; 精神內守,心境坦然。 (其余各勢的預備式與此相同) 2.握拳護腰 左腳向左跨一步,與肩同寬; 雙手握拳向上提,拳面抵住章門穴,拳心向上。 (章門穴位于第十一肋端) 3.俯身彎腰 右手變掌上舉過頭,掌心向左,側身俯腰; 左手握拳抵住章門穴不變。 4.轉腰變爪 以腰帶動手臂,向左轉體,四指并攏; 屈拇指內扣,按于掌心,掌心向下,右臂向左側伸展,目視前方。 5.青龍探爪 上身向左前方下俯,右手爪隨勢下探至左足正前方,觸地緊按; 雙膝挺直,足跟不得離地,抬頭兩目前視。 此動作可以堅持3~9個呼吸。
6.收勢 先深吸氣,然后呢緩緩呼出; 身體轉正,右手變掌,圍繞膝關節劃弧; 同時左手由拳變掌,雙手落于兩側; 左腳收回,并步直立。 【動作要領】 1.以腰帶動上身,轉體變爪,立注五指。 2.俯身探地時,抬頭兩目平視,手臂、腰背要充分伸展,手爪盡力下探。 3.整個動作要求肩松肘直,下探時,下肢挺直,足跟勿移。 4.呼吸均勻,心靜自然。 5.單練青龍探爪勢時可練3~30分鐘(數呼吸可練3~9個呼吸甚至更長,根據各人情況,一般初學動作之時可每一個動作練三個呼吸,形體放松,呼吸自然,均勻流暢,不喘不滯,切勿過分追求呼吸的深長和細柔。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動作可逐漸與呼吸配合)。 6.鍛煉時開始可以平靜呼吸,逐漸放松情緒,排除雜念,精神集中,運用一些入靜的方法,能夠使得呼吸綿綿深長,若有若無,達到一種機體狀若虛架,輕松漂浮,頭腦清晰愉快,靜若止水的高級入靜狀態。不過要注意的是入靜一般是在對功法掌握較好,練功質量較高的情況下出現,并且往往隨著功夫的進展而步步深入。詳見下面的相關鏈接中。 【習練功用】 1.重點鍛煉上肢各肌群、肋間肌、腹外斜肌、背闊肌、臀大肌、下肢后側肌群等,增強上下肢力量和蓄勁。 2.疏肝利膽,壯腰蓄勁。可防治慢性肝病、慢性膽囊炎、慢性腰肌勞損、下肢無力等疾病。 3.宣通肺氣,松解帶脈,調節臟氣。對于呼吸系統疾病、婦科經帶疾患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4.嚴重的肺心病患者慎練。 5.注意本套易筋經屬于一種動功與靜功、內功與外功相結合的功法,內外結合,動靜相兼,剛柔并濟,形神若一,有內外兼練的效果。要求外動內靜,“動則練外,外練筋骨皮”,古代練功家常說,強身莫善于習動,一身動則一身強,練習動功可達到強健筋骨的作用;“靜則練內,內練一口氣”,這也是練功與一般的體育鍛煉最大的不同,因此氣息精神的調節就顯得尤為重要,調息定神有助于精神的寧靜和體內氣息的調節,久而增氣增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