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民族復興,我們重任在肩,任重道遠。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愿意讓我們崛起,在不斷遏止我們。航母編隊耀武揚威開進了我國的南海。日本又是修改和平憲法,又是海外派兵。菲律賓、越南也跟著美國跳腳,不斷在我國海域蹦跶。 我們內則文化傳承需要弘揚,外則國土需要護佑!我們普通人,不能為國護佑邊疆,但是我們可以為弘揚傳統文化出一份力!!現有大易筋經一部,分享給大家! 熊氏十四式易筋經,全名為“熊氏世傳十四式大易筋經”,簡稱“大易筋”。 此功共分三級14勢,各勢久練皆有延年益壽、轉弱為強之特效。 第一級:以上8勢為熊氏易筋經第一級練法,第5勢和第8勢兩勢,略有動作,余勢無動作。第一級練習時,不可無力,無力則練而無功;不可過猛,過猛則多耗傷力,且易丟功。務要純任自然,久習則氣力不期而自至。 1.四指握拳式【練法】 雙腿立定,寬如肩闊,眼向前平視,牙關咬合,嘴唇閉住,舌舔上腭,兩手握拳,拳心向后(或可向下),大拇指尖貼住大腿。 每呼吸完畢,拳握一緊,不能放松。愈握愈緊,即每當呼氣,兩拳愈握愈緊,再吸氣時兩拳不要放松原來的緊度,再復呼氣時,盡可能加強兩拳的緊度。直至36次呼吸完畢,才可放松。 肩要沉,胸勿挺,引氣下沉丹田。行之數月手力自然增加。 初練先做6次呼吸,兩手即放松,以后逐漸增加,總要自然,不得勉強。 2.雙掌下按式【練法】 雙腿立定如前勢;眼向前平視,牙關咬合,嘴唇閉住,舌舔上腭,兩手掌左右下按(按于身旁兩側,不可貼身,但也不要過遠),掌心向下,掌尖向外,左右手指蹺起。 掌愈按愈下,即在每次呼氣時,兩手掌盡量緊張地按下,不能放松,至36次呼吸完畢,才可放松。 3.雙掌前推式【練法】 雙腿立定如前勢;眼前平視,牙關咬合,嘴唇閉住,舌舔上腭,兩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腕節內挺,臂高同肩,大拇指與食指尖相對成三角形。 每一呼吸完畢,雙掌前推,手指同時拗入,愈推愈前,愈拗愈入(近身),直至36次呼吸完畢,才可放松。 初練,次數、方式可仿前勢。 4.左右托掌式【練法】 雙腿立定如前勢;眼前平視,牙關咬合,嘴唇閉住,舌舔上腭,兩手掌左右平伸,掌心向上,掌尖向外,臂高同肩,用意想有重物置于兩掌之中,需要用意托起。 每一呼吸完畢,用意把掌上托,只用意念,兩掌均不動,愈托愈重地繼續下去,練至36次呼吸可止。 5.雙掌開合式【練法】 兩腿立定如前勢;眼前平視,牙關咬合,嘴唇閉住,舌舔上腭,兩手合十當胸,掌尖向上,掌心相合,腕節外挺、下沉,兩大拇指貼身。 吸氣時兩手漸漸分開(兩大拇指沿身移動),呼氣時兩手漸漸再合,練至36次呼吸可止。 沉肩,含胸,氣沉丹田,兩手開合時手指拗出,大拇指輕輕貼身,不離肘,不提起。 6.左右撐掌式【練法】 雙腿立定如前勢;眼前平視,牙關咬合,嘴唇閉住,舌舔上腭,兩掌分左右撐開,掌心向外,手尖向上,臂高同肩,指尖拗向頭部。每一呼吸,雙掌漸漸撐緊,愈撐愈緊,如是連續36次呼吸,直至完畢,才可放松。 7.雙掌上撐式【練法】 雙腿立定如前勢;牙關咬合,嘴唇閉住,舌舔上腭,雙手反掌向上正撐,掌心朝天,大拇指與食指頭相對成三角形,面門向天。手向上撐高,愈撐愈上,直至36次呼吸完畢為止。 8.雙掌下垂式【練法】 雙腿立定如前勢;牙關咬合,嘴唇閉住,舌舔上腭,兩掌自然置于身側兩旁。 上身向前慢慢彎曲,兩掌輕松下垂(掌心向后為宜),兩肩微微松沉,不用拙力。 身下彎時呼氣(兩掌與上身一同下垂),起立時吸氣(還原站式)。兩掌愈垂愈下,如不覺疲勞,可連續36次呼吸乃止。 沉肩,收胸,氣沉丹田。呼吸如過于急速,起立時立定可再行一呼一吸,后再下垂。動作不能過猛,宜悠宜勻。 第二級:第9~12勢為熊氏易筋經第二級練法,除其第12勢外,余3勢均無動作。 第二級乃疊骨秘法,功成骨疊身合,力增數倍。 9.弓步拗身式【練法】 本勢有左右兩式,以右式為例說明。 右腳向右踏開一步,成右弓步式,身體向右拗后,右掌置背后,左掌置頭前,兩掌心皆向外,兩腕節皆外拗,眼看左腳跟,腳跟不要離地。此勢站成,意在腰腹,牙關咬合,嘴唇閉住,舌舔上腭,練習36次呼吸。 左式與右式只是左右拗身不同,其他類同。本勢弓步拗身疊骨,若童年練習,更顯奇功。 10.握拳上仰式【練法】 本勢有左右兩式,以右式為例說明。 雙腿如前,成右弓步,身軀挺直;右手握拳提高,屈肘置頭上,拳心向下,頭節上仰,眼看右拳心;左手握拳垂下,與地面成45度,并向稍距左脅后側方拉下,拳心向后;牙關咬合,嘴唇閉住,舌舔上腭,連續呼吸36次,才可放松。 本勢呼吸時,全身不動,右手腕微曲收緊,頭上仰,頸部緊張。 左式與右式只左右方向不同,其他類同。 11.上撐下垂式【練法】 本勢有左右兩式,以右式為例說明。 雙腿如前,成右弓步,身體挺直;右掌向上撐,掌心朝天,指節向頭拗下;左掌下垂,指尖向地,掌心朝向大腿;眼前平視,牙關咬合,嘴唇閉住,舌舔上腭,行36次呼吸,才可放松。 本勢呼吸時,全身不可隨便動作,每一呼吸完畢(即每當呼氣時),須右手上撐,左手下垂,有緊緊地將兩手拉長之意。 左式與右式只左右方向不同,其他類同。 12.下蹲起伏式【練法】 雙腿分開適距(不必過拘尺寸,適宜下蹲為度),腳尖外分,兩手叉腰。 身體徐徐下蹲,當下蹲時,腳跟離地,只用兩腳尖維持平衡。下蹲標準至大腿水平為度,此時雙腿負重程度最大,練功收效也大。 眼前平視,牙關咬合,舌舔上腭,以鼻呼吸。下蹲時呼氣,起立時吸氣。一起一伏至36次呼吸為止。 第三級:第13~14勢為熊氏易筋經第三級練法。 13.站樁吞陰式【練法】 雙腳貼地,距離尺余(較肩稍寬),兩手置背后,右手握拳,左手握右腕,身微蹲下,兩膝稍屈,眼前平視,牙關咬合,舌舔上腭,連續36次呼吸乃止。 吸氣時,氣沉丹田,下腹舒起;呼氣時,小腹壓縮,同時谷道提起,腎囊收縮。收提肛陰,利于聚氣,但要自然為之,不能過于猛烈。 本勢定式靜練,以站樁步引氣下沉至丹田,強化呼吸,增強內氣,常練身強體壯,體力巨增。 14.俯臥支撐式【練法】 全身前趴,腳趾與手指貼地,一俯一撐,連續行36次呼吸。眼向下視,牙關咬合,舌舔上腭,鼻呼鼻吸,悠勻適力。 本勢俯撐方法分3種:一種正俯撐,一種前俯撐,一種后俯撐。正俯撐正上正下用力,容易掌握,宜于常用;而前后俯撐皆成拱橋形,運之若圓,較為費力,有些難度。 正俯撐向正下俯(吸氣),向正上撐(呼氣)。 前俯撐向前下俯(吸氣),向后上撐(呼氣)。后俯撐向后下俯(吸氣),向前上撐(呼氣)。 本勢用指最難,若循序漸進,由少增多,日久功深,則不覺其難。切不可過于勉強,急則易傷。動作和呼吸都要緩慢、均勻、連貫、協調。 歷史上無論北方的草原狼,還是歐洲的森林狼都在我們面前俯首稱臣。 匈奴突厥厲害吧,被我們打跑了;倭寇厲害吧,被我們打跑了;美國厲害吧,在朝鮮、在越南,被我們打服了!讓一切想滅亡中國的虎豹豺狼,在中華民族偉大的武術精神和錚錚鐵骨面前顫抖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