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煙、吃垃圾食品、吸毒,誰都知道是不對的,但就是沒法抗拒,如何才能沒有痛苦的跟自己對話,打贏理智與情感的戰爭? 選擇其實沒道理 晚上是學習還是玩游戲,看好的房子買不買,手里的股票拋不拋……我們每天都在做著各種各樣的選擇題,如果問你為什么選此而非彼,你肯定會說出很多聽上去蠻有道理的解釋:“我今天需要休息一下,所以玩會游戲”,“政府不會讓房價下跌的,所以我打算買了”,“現在股票還在虧錢,所以不能賣”。 這些聽上去很有道理的解釋,真的是驅使我們作出決定的理由么? 一個關于超市購物的調查表明,人們喜歡買貨架上最靠右側的襪子。當問及選擇的原因時,人們給出了各種聽起來合理的解釋,干凈、質地什么的,可關鍵是所有的襪子都是一樣的。心理學家說,這個調查說明了一個大家都不太愿意聽的秘密:我們的腦袋非常擅于對我們的行為作出立即的、看上去合理的解釋。但是,很遺憾,很多時候這些解釋并不是你做出選擇的真正理由。 說要休息一下,所以才玩游戲,其實真正原因也許是受到游戲中那些在現實中找不到的成就感的驅使;說政府不會讓房價下跌所以買房,其實真正原因是周圍的人買了房而女朋友也在嚷嚷,說股票還在虧所以不能賣,真正理由可能是僥幸加貪婪心理……真正的理由很多時候隱藏在意識觸及不到的地方,由我們的情緒所掌控,當它引導我們的情緒作出決定之后,才發個紅頭文件通知我們的理性。我們的理性于是便迅速而果斷地給出各種聽上去很合理的解釋,讓我們的決定和行為看上去無懈可擊。 晚上是玩游戲呢還是看書呢?你的情緒果斷給出答復——玩游戲。其實理智上,你希望自己能夠看看書,但在強大的情緒面前,你的理性只能屈服,但你又不能讓自己處于內心糾結的狀態,所以你的理性便用各種理由來搪塞自己:“就玩一小會”,“人也要有休息嘛”,“今天玩,明天一定加倍學習補償今天的時間”。 理性為何總是會投降? 看書顯然比玩游戲更有收獲,拋了一直在跌的股票顯然能夠止損,但為什么我們理性的總是會敗陣下來,屈服于原始的情緒? 人的大腦并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整體設計,是在漫長的進化中不斷地修修補補形成的。就像一臺七拼八湊出來的電腦。如果把人腦像計算機一樣拆開就會發現,人的腦袋有三重構造:爬行動物腦(又稱原始腦,包括腦干和小腦,是進化中最先出現的腦成分,它的所有活動就是一堆條件反射,餓了吃東西、渴了喝水)、大腦邊緣系統(是包圍著“原腦”的另外一層腦,讓動物有了喜怒哀樂)、新皮質(是包圍在大腦邊緣系外的又一層,邏輯、推理等高階認知功能都是由這一層掌控,人類的大腦之所以復雜,就是從這里開始,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本質區別,就是因為大腦中這種新皮質)。 情緒大腦就是指新皮質之下的大腦邊緣系統,它有億萬年的進化歷史,而我們的理性大腦由新皮質控制,是在進化中新近形成的。在遠古時期,我們原始的情緒大腦為人類的生存和繁衍作出了巨大貢獻。它就像漫長歲月中伴隨著生物一路進化走過來的老功臣,擁有強大的權力和力量,還在掌管著我們的大腦,它的力量隱藏在潛意識里,使得大腦即使已經進化了擁有強大理性的新皮質,在一些原始誘惑面前仍然無法做到淡定。只要我們的情緒大腦首先認定了一件事情,我們那點可憐的理性思維便很容易屈從于情緒大腦發下的命令——把事情往利于自己的方向解釋。我們會對那些對自己有利的證據不加細查,而對那些對自己不利的證據則死摳爛打揪住一點小辮子就不放。 當我們內心的天平早已經傾斜了之后,看來荒謬無比的理由也變得光輝燦爛,別人很有道理的反駁也能被摳出“致命”漏洞。例如,傳銷窩中的傳銷者相信他們正在做的是一項國家暗中支持的事業。這明顯漏洞很多,但是對于內心希望這一切都是“國家支持”的所以自己就能真的賺幾百萬大錢的人來說,漏洞根本不在考慮范圍之內。 克服天生的心理漏洞 抽煙、吃垃圾食品、吸毒,不用任何知識都知道這些不對,但當每次寂寞的時候看到別人抽煙的時候,每次要吃下一口的時候,一次次微小的理性和原始大腦斗爭都是很痛苦。你理智上知道應該怎么做,但是你的情緒大腦卻就是不買賬。 難道沒有辦法克服這類心理漏洞嗎? 有!大腦符合“用進廢退”的原理,越經常使用的區域會越來越強大。如果你總是情緒用事,不假思索,那么這種思維習慣便會越來越強大;如果你總是理性思考,反省自己的判斷,能換立場去看問題,那么這樣的思維習慣逐漸也會越來越強大。而學會理性思考需要一些關于心理機制的知識。 舉個最稀松平常的例子,去學習還是去玩游戲,理智上我們傾向于認為學習是件“好”事情,游戲則常常是件“不好”的事情,然而情感上,我們認為學習是痛苦的,游戲是開心的。而開心的的確確就是一件好事情,痛苦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兩個大腦模塊的聲音完全相反。如果你無法說服你的情緒大腦,那么就會自己跟自己交戰,最后敗下陣來的也往往是理性大腦。 但是,如果你意識到對于游戲的熱愛其實是完全正常的,我們玩游戲是為了獲得群體認同感和成就感,對它們的追求早在幾十萬年以前就刻在了我們的基因上。而由于這部分動機來源于我們相對原始的大腦,盡管我們的理性大腦能夠認識到虛擬世界中的成就并不能轉化為現實世界中的成就,然而我們的原始大腦卻無法區分虛擬和現實。 意識到這一點之后,至少你就理解了為什么我們會受到這樣那樣的誘惑,而當你進一步意識到自己無法自制的原因是因為你大腦原始的那部分仍然天真地認為你還處在石器時代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任其驅使自己是愚蠢的事情,而我們的情緒大腦自然不希望自己是愚蠢的;而另一方面,認識到大腦的局限性,并最終擺脫它的錯誤驅使,則讓人情緒上感到聰明和愉悅。于是我們就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利用情緒大腦本身的動力來推動了它本身。 我們并不是一開始就知道怎么對付自己內心的另一個聲音,通過學習一些基本的心理學知識,我們也能夠后天地獲得這些方法,而通過這些方法,我們便更可能成功地繞過甚至克服我們大腦天生的缺陷,打贏理性與情感的戰爭,也許這就是為什么人人都該學點心理學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