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用于拼栽的三棵三角楓小苗。 首先準備好拼栽的三角楓小苗。上圖中用的是三棵三角楓3年苗。操作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2013年 拼栽三年后,三棵小苗已經完全融合,形成圓潤的樹干,完全看不出拼栽痕跡。同時八方根盤也已形成。 ▲2014年初 樹干愈合后開始上盆養護。如果愈合效果不是很理想,或者是樹干粗度還沒到位,就需要繼續下地放養,直到滿意為止。一旦上盆后,生長速度就會大大放緩。 ▲2014年末 2014年末,將所有的犧牲枝都拿掉,重新培養枝條。 ▲靠接 之前由于放養的原因,枝條節間很長,頂枝短截后沒有芽點,只能通過靠接來彌補。 ▲2017年 拼栽后已有7年。此時根盤寬度14公分,盆面高度20公分。粗度和過渡都比較理想,拼栽痕跡已經無處可尋。 ▲喇叭狀的根腳 ▲原樹干截口 原拼栽小苗頂端的截口早就已經愈合。如果按照常規的培養方法,地養到一定粗度后短截,會留下一個較大的截口,難以愈合。所以拼栽法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截口更小,更易愈合。 ▲清理截口,加速愈合。 我們還可以對截口進行處理,加快愈合速度。具體方法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不能愈合的大截口應該怎么處理?),這里不再贅述。 ▲靠接枝條上發出的側芽 ▲靠接側枝 靠接時最好選取節間短的枝條,且控制好靠接枝條的位置,確保芽點在你想要的位置。比如上圖中紅圈處的靠接枝條,芽點就在靠近主干的位置。 ▲拿彎 趁枝條還很柔軟時進行拿彎。老枝條拿彎起來難度很大。 三角楓的芽點是對生的,所以經常會遇到一點三枝的情況。修剪時只需要遵循“逢三去中”的原則。 ▲鋁條在拿彎處外側 繞條拿彎時有個小技巧,那就是確保鋁條在拿彎處外側,這樣鋁條可以承擔部分壓力,對枝條起到保護作用,避免枝條斷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