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網絡 版權丨歸原作者所有 1 【 第一百只猴子效應 】 這故事是這樣的,幸島(Koshima),位于日本宮山夸最南端的半間市境內,面積32平方公頃,在日本的靈長類學界,乃至國際靈長類學界郡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上有大量的猴子。 1952年,日本幸島的科學家將紅薯扔在沙地上喂猴子。猴子喜歡生紅薯的味道,但是討厭上面的泥沙。 一只年輕的母猴發現在附近的小溪里可以解決泥沙的問題。它把這個訣竅教給了媽媽,不久伙伴們也學會了這個方法。 此后科學家一直密切注意著這些猴子,發現1952年到1958年之間,所有年輕的猴子都學會了清洗紅薯上的泥沙,這樣紅薯吃起來更可口。 而成年猴子中,只有效仿自己孩子的猴子才學會了這種方法,其他的成年猴子還是吃臟紅薯。 接著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 在1958年的一個秋日, 一夕之間幸島上幾乎所有的猴子 都學會了洗紅薯 包括那大部分從來沒有學習過洗洋芋的猴子!起先是一定數量的猴子學會了清洗紅薯——確切的數目不得而知。 不妨設想,那天早晨太陽升起時,有99只幸島猴子學會了清洗紅薯。進一步設想,早晨之后第100只猴子學會了清洗紅薯。 這時奇跡發生了! 到了晚上,幸島的猴群里幾乎每個成員在吃紅薯之前都進行了清洗。 這第100只猴子增加的能量以某種方式強化了,從而創造了一種思維上的突破! 科學家們觀察到了更驚人的事情,沒隔多久洗番薯的新行為,竟橫越海洋,傳到對岸大分縣高崎山的猴子,可是這兩群猴子完全沒有任何關連或接觸。 英國的科學家研究認為: 不斷重復的行為會形成一種記憶,即不經思考也能夠反應。100只猴子的重復動作,形成了一種“磁場區域”,其它沒有學習過的猴子與這個“磁場區域”產生“共鳴”,而學會了這些行為。 2 【 第一百個人類 】 很多人思考過第一百只猴子的現象。幾年后,一個由澳大利亞與英國組成的科學小組,開始探索人類是否也具有一個與猴子類似的網格,于是做了一個實驗。 他們制作了一張照片,照片上有數百張人臉,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藏在眼睛里,每一件東西里幾乎都藏著人臉。 但是當你第一次看到它時,也許你只能認出六、七張臉來,一般要經過訓練才能看到其他的臉。 他們帶著這張照片,來到澳大利亞選了一定量的人,將照片給每個人看一段時間,然后舉起照片問其中一人 :“你在這里面看到幾張臉?” 他們大多數人的回答是6~10張,少數人能看到更多。他們找了一百個人作為樣本,并詳細地記錄下實驗結果。 就在此時,其中的一些研究人員已經來到位于地球另一邊的英國,在BBC有線電視臺(只有在英國才能看到)上展示了這張照片,并仔細地指出每一張臉的位置。 幾分鐘后,在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找來一些新的測驗者進行原來的實驗,人們突然可以輕易看到大部分臉了! 這其實正如高靈們也告訴我們的:我們的信念、思想,都是能量波,形成的能量場(能量網格)存在并傳遞于空間之中。 這“第100只猴子效應”意味著: 當擁有某種意識的人數達到某個臨界值時,也就是那個意識場(能量網格)達到某個強度的時候,就會超越時空的限制,迅速傳遞到遠為廣闊的地區,影響更大量的人們。 換句話說,只要認同某種觀念或行為的人,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風起云涌獲得更多人的認同、支持(所謂社會思潮,大概也有此原因)。 這讓我們覺醒到,以前我們時常會覺得某一種好的行為只有少數幾人去做,根本對這個社會來說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但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對于好的善行一定要主動去做,并繼續維持,不要放棄——因為其影響是不可思議的!有一天將會結出驚人的碩果! 互動智信 小編:這也可以引申為我們的集體潛意識,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被努力、被勤奮、被結婚、被供房、被二胎........ 所以趁還年輕,趕緊想想這輩子,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人生的意義是什么? 祝福大家!祝福每一個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