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小小善一直明白,補腎可是永恒的話題,你懂的。為什么呢? 腎乃先天之本,是五臟六腑的根基,“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 。腎主藏精,只有腎氣充盈,才能正常地為人體五臟六腑提供滋養,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提供保障。因此,健康必養腎。 今天小小善另分享一個穴位,是督脈上可以補腎的大穴,長強穴 快跟小小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長強穴屬于督脈,是位于尾骨端與肛門之間的一個穴道,又名尾閭穴。長:循環無端,長大,旺盛;強:健行不息,強壯,充實。 小小善提醒,很多人容易找錯,以為就是臀部開叉的交點(尾骨尖端),那是腰俞穴,它是在腰俞穴(尾骨尖端)和肛門連線的中點哦。 大家一直以為長強穴是調理痔瘡的要穴,非常對,但是卻不知道也是補腎的要穴,古人修練氣功,小周天即是打通任督二脈,以意導氣,起自督脈尾閭,循脊骨,上百會,下齦交,接任脈,下行循胸至臍腹,抵會陰復合于督脈,氣如此升降輪回,循環不止,故名長強; 主治遺精,陽痿等與腎精相關的病癥,腎為作強之官,長強之名也可能與此有關。所以可以調理的疾病有很多,比如治療便血、痔瘡、脫肛、泄瀉、便秘、腰脊痛、小兒驚風、尾骶骨痛、癇癥等疾病。現多用于癔病,腰神經痛等。 1、點按: 力度以穴位局部有酸脹感為度,緩慢揉搓至穴位處微微發熱。 2、艾灸: 溫針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可以沿著督脈一直刮灸到長強穴,然后灸此穴 也可以這樣拍督脈和長強穴 還可以坐灸 ▲點擊上圖免費學習艾灸罐知識課程 冬季要注意養藏,那為何冬季要養腎?
因為心腎是相通。腎經叫足少陰腎經,心經叫手少陰心經,它們是一條經:在胳膊上叫心經,屬火,在腿上就是腎經,屬水。兩經同時揉,效果能達到極致。 一、腎經 《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起于小趾之下,斜趨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后,別入跟中,以上腨內,出腘內廉,上股內后廉,貫脊屬腎,絡膀胱; 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夾舌本; 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2、酉時是17:00——19:00。是雞回窩的時候,酉時也是腎經當令的時辰,每日酉時周身氣血俱注于腎。 1)酉時空腹喝杯水有助于腎排毒;中醫認為,腎主藏精,扮演著人體“先天之本,壽夭之根”的角色。人體酉時進入貯藏精華的階段,此時腎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腎經的運作,有利于儲存一日的臟腑之精華。此時也是腎虛者補腎的最好時機。 2)腎虛的人,此時服補腎藥效果最好。中醫認為,腎無實證,所以我們都只聽說過腎虛,沒有聽說過腎火,就是這樣原因,但腎虛主要分為腎陽虛和腎陰虛。 3、腎經預防和主治的病癥: 1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2頭面疾病:頭痛、牙痛。 3其他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