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書法,臨摹古人的名帖名作是必不可少的階段,這個階段一定要走,否則寫的再好也是江湖體,登不上大雅之堂。然而很多人在這個階段卻不能把心沉下慢慢揣摩古人佳作,急于表現自己,一上來就開始從頭到尾的臨摹-通臨。其實這樣的學習方法真的是不可取,因為這樣的臨摹根本無法去把握古人的筆法和字形結構。正確的臨摹方法是先逐字臨摹,力求把每個字都寫發跟原帖一模一樣。過了這個階段之后再去通臨,這時學習的是古人章法布局的特點。所以這個順序切勿顛倒過來,而且臨摹古貼是學習書法一輩子的事情,很多書法家活到老還臨摹到老,當代著名書法大家啟功先生八十多歲了還不斷臨摹古貼,可見臨摹在學習書法過程中的重要性。 啟功先生論書絕句 那么如何逐字臨摹呢?這里我有自己的竅門,跟大家分享探討。以下是我學習楷書時總結的一些方法:首先我們要明白逐字臨摹這個階段我們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是學習古人的筆法,就是橫、豎、撇、捺、點等這些筆畫是怎么運筆的,起筆是怎么入筆,是露鋒還是藏鋒;行筆是怎么運行的,是中鋒還是側鋒;收筆是出鋒還是頓筆等等。臨摹的時候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筆畫的字整理到一起,然后逐字臨摹。 趙孟小楷集字 第二,是學習古人的結字法則,也就是各種偏旁部首的寫法和在字中分布的大小位置等,還有就是可以按照黃自元楷書結構九十二法,按照每種方法找出字帖中與之對應的字,然后去臨摹。這種邊臨摹邊總結的方法可以在臨摹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出古貼的特點,方便我們記憶。 趙孟小楷集字 第三,是學習古人的章法布局,這就需要通臨了。在完成逐字臨摹階段之后,通臨的過程就是學習古人章法布局的過程。要理解為什么有的字筆畫相對較粗,有的字筆畫相對較細;有的字大一些,有的字小一些。然后自己試著去按照這種章法布局的方法去創作一些自己的作品,學以致用。 趙孟行草書法欣賞《陶淵明五言詩頁》 第四,讀帖是貫穿臨摹過程始終的功課。特別是現在智能手機的普及,我們完全可以把學習的古貼放到手機里,在不方便臨摹的時間里,抽出空閑時間拿出手機多看看古貼。看的時候手指模擬毛筆,在自己的腿上或者桌子上按照體貼的運筆來臨摹。 趙孟《赤壁賦》 學習書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持之以恒,堅持每天學習,不一定一天要花多少時間,但一定忌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學習書法是修心養性的事情,個人的修養更加重要。以前在一個書法群里發生過一件事情,一位家長經常晾曬自己孩子的練字照片,其他人給他提了點建議和善意的批評,結果這個人大發雷霆,吵起來沒完。這樣反而違反了學習書法的初心,沒有好的道德思想也很難靜下心來把字寫好的。 來源:網絡。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若侵聯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