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甘草、白術各 6 克,干姜、茯苓各 12 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雖苓術并用,但以來自于甘草干姜湯,故反治小便自利。干姜重用伍苓術反更治濕□,此方所 以治腎著而腰以下冷痛也。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第 16 條: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 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 姜苓術湯主之。
注解:古人以腰屬腎,濕□在腰,故名為腎著。腰被寒濕,故其人身體重而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 腫狀,但反不渴而小便自利,與一般的水氣病不同,水不在胃,故飲食如故。病在下焦,故腰以下冷痛,腹 重如帶五千錢。此病多由于身勞汗出、衣里冷濕而久久得之者,宜以甘姜苓術湯主之。
按:以腰冷重為目的應用,本方于腰痛水腫、以及遺尿等證均有驗。 【辨證要點】腰冷重小便自利者。
【驗案】劉某,女性,16 歲,外地學生,初診日期:1966 年 10 月 19 日。自八歲遺尿,經(jīng)中西醫(yī)久治無 效,特來求醫(yī)。自感無特殊不適,唯腰稍酸沉,苔白潤,脈細緩。證屬寒濕下注,治以溫化寒濕,與甘姜苓 術湯:
茯苓 12 克,干姜 10 克,蒼術 10 克,炙甘草 6 克 結(jié)果:上藥服兩劑證已,12 月 1 日特來索處方以備后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