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時候,每天都很努力,每天第一個起來,走到教室開門,也是學到最晚,最后一個離開教室的人。 找各種理由給自己打雞血,然后把別人感動,也把自己感動。 但那不過是一種另類的自欺欺人而已,即使做再多的努力,也不過是在舒適區里的一種低水平的重復而已。 我到現在還記得,高三的時候,為了強迫自己心無旁騖,去理發店理了此生第一個光頭。然而并沒有什么卵用,高考成績出來,名落孫山,再次投入復讀的大軍,說出來都是一把辛酸淚。 但是那年高考卻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努力學習 ≠ 學習好,找到好的學習方法才能四兩撥千斤。 于是后來復讀的時候,我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每考一次就總結一次學習方法,第二件事就是化繁為簡,我那時候還不懂得這叫模型,但是它為我現在的學習方法做了一個鋪墊。 進入大學之后,看了《刻意練習》這本書,加上李善友教授講的思維模型和第一性原理,以及后來的費曼學習法,對我觸動很大。前段時間有位朋友又給我分享了她的獨門學習方法,用思維導圖來梳理整本書的脈絡。 在此基礎之上,這個期末我嘗試了幾種復習方法,不一定有用,權當做是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心中的感悟和經驗。 01找到知識背后的模型普通人的學習是學習零碎的知識,高手的學習是學習知識背后那個套路。 那個套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四兩撥千斤的東西,那個近乎本源的東西,也叫模型。 以前高中的時候,物理老師經常和我們說,物理考的其實就那幾個東西,翻過去翻過來的考,你只要掌握了幾個最重要的模型就夠了。 不只是物理,每一本書,都會有最重要的那一個或者幾個點。比如《人類簡史》最重要的就是“虛構的力量”,你只要你把虛構的力量拎出來,那么整本書你基本就懂了。 懂了這個,好多東西就可以更快、更清晰的得出來了。 講這個東西的目的是,希望你無時無刻都留一個心,去找到內容中那個最關鍵的點,那個本質而起源的東西,把它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 從它開始學習、復習,能幫助你快速的明白任何一個類似的新知識,復習起來也會事半功倍,思路也會更加的清晰明確。 普通人學習知識,而高手學習模型。 02畫出思維導圖悟出這個學習方法還得感謝一個朋友,記得高中的時候也曾有一個室友買過一本思維導圖的書,但他并沒有因此考得更好,我也沒過多關注,笑笑了之。 但是前一個月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一個朋友的學習方法——學完一章(書)之后,用電腦軟件畫出這章(本書)的思維導圖。 要是以前我也會一笑置之,但是因為懂了模型的重要性,我忽然對此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我有預感這個方法將會很有用。 不出所料,它真的很有用。我開始每學完一章,就自己用思維導圖來梳理一遍,首先是主干知識,然后是各分支知識,接著分析它們之間的聯系等等。 但是我是在圖書館自習,用電腦不方便,于是我做了一些變通。自己找來白紙,在上面自己畫思維導圖,不拘一格,有的有導圖的樣子,有的是按框架分布。 這樣子做了之后,一個章節、整本書所有的知識點基本都歸于我胸。 要知道像是國際金融這樣的書,知識點非常多,而且非常零碎。如果你用常規的看、背的方法去復習,基本上一本書復習下來,也都基本快忘完了。 后來我反思了一下,以前我們看那些思維導圖的書之所以沒多大用,那是因為它不是我們自己整理出來的。如果一本書的思維導圖是由我們自己嘔心瀝血整理出來的,那效果會大不一樣。 PS:朋友用的電腦版的思維導圖的軟件叫做:Xmind,它有兩個版本,據評論說XMind:ZEN(禪版)更好用,朋友用的是Xmind 8 Pro。還有一款叫做“幕布”,據說更好用,電腦和手機都可以支持。 03費曼學習法不要吝嗇給別人講題自從懂了費曼學習法之后,我就一直在用這個方法。具體的我就不再分享了,因為之前有寫過,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往期文章查看哦。 我說說這個期末我用費曼學習法的一些感受吧,最開始我采用的是自己在紙上默寫出我學到的知識,以模仿向別人講授的效果。但是這樣下來之后,我發現幾個問題。 第一,還是比較費時間的。 大多數人可能會沒有那個耐心,看完一個章節就直接過了,哪還會有那個心來重新復述一遍?而且越是臨近考試越沒有時間來這樣做。但是這樣做了之后確實對知識的理解提升不少,不然我是斷然無法把計量經濟學復習到那個地步的。 第二,有效但預期效果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大。 畢竟不是真的在向人教授,沒有那種壓力的敦促,我們思考和領悟的能力就會大打折扣。 同樣一個東西,我之前一直都處于混沌的狀態,但是有個朋友跑來問我,我在給他講解的時候,突然就懂了,而且對那一塊的記憶力突然就爆棚了。 所以,這一塊的話,平時多與同學討論問題,如果遇到有人來問你問題,不要覺得很煩,應該懷著感恩的心態去給他講解,因為這可以幫助你提升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能力。 04以終為始以做題來學習每次學習,如果離考試時間還有很遠,那我學習的效率就會很差,可是一旦到了臨考的時候,我學一個東西的效率就會特別的高,大家也應該有同樣的感受吧。 我回顧了一下,其中對我幫助最大的一點是,一般這個時候覺得自己時間好像不怎么夠用了,于是我會走一個捷徑——直接做題。 操作步驟:先做每章節的題,然后遇到不會的再返回去學習;把書本全部復習完了之后,開始做整套的題,然后遇到不會的再返回去復習。 這個題從哪找呢?一般老師會給,如果沒有看看同學有沒有,同學沒有的話也可以問問學長學姐??傊简灤蠹业淖灾餍粤?/p> 這樣做有兩大好處:第一,目標明確,你知道哪些是重點,復習起來就會有所側重,有目標感,也節約時間。第二,有些刻意練習的原理在里面,能幫助我們更加深刻去理解和記憶,所以學習之后一定要做題也是這個道理,不做題你永遠都是浮在水面上的。 這種學習方法效率極高,而且不容易忘記,大家可以試一下。 總結一下這就是我期末復習的四種學習方法,總結一下就是: 一、“建立模型,掌握本質”。這一點要貫穿整個學習過程,它幫助我們深刻理解。 二、畫思維導圖。這個方法適用于一個章節或者整本書學完之后,梳理思路,使大腦更清晰。 三、費曼學習法。把你學的東西不看書從頭講出來,多給人講題,和同學討論,能幫助你加深理解和記憶。 四、以終為始,以做題來學習。這種方法可以適用于距離考試時間不多的情況,當然也適合任何情況的學習。它能幫助你明晰重點,學習起來更有側重感,目標更明確,省去沒必要的學習時間。 再多啰嗦一句,學習方法不一定適合每個人,最好的學習方法是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大家要自己去不斷反思總結,那樣悟出來的東西才是你的,但是事物背后的道理是共通的,大家可以學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