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作者在看電視劇《神探狄仁杰》,其中有個加蓋在狄仁杰身上的一個頭銜叫“鳳閣鸞臺平章事”,這個官職名字聽起來很有文化味,也看起來很厲害的樣子。每次當狄仁杰身處險境,當他亮出這個名號以后,那些囂張的壞人立馬就“安分”了很多。 那么這個“鳳閣鸞臺平章事”到底有多厲害?這是個幾品的官職?接下來作者將為你來解答。 要了解這個官銜,我們就必須先了解唐朝的官職體制。唐代官職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歷史上又稱“九品官人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最早由魏文帝曹丕采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而建立,在后來的幾百年間,雖然有小調整,但大綱不變。 唐代官職體系沿用南北朝及大隋,九品中正制中,正一品如三師(太師、太傅、太保)或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都是虛銜,其實沒有實際意義,只是一個榮譽稱號罷了。 唐初年間,以中書、門下、尚書三省綜理政務(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書、門下二省地處宮內,尤為機要。三省長官(中書令、侍中、尚書左右仆射)并為宰相。 再往后,除了三省長官為宰相外,皇帝又指令其他官員參預朝政機密。如果這些官員的品級比較低,就開始啟用 “同中書門下三品”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到了武則天登基以后,武則天又把它改成“同鳳閣鸞臺三品”或“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的頭銜,亦為宰相。 所以,這下我們也就明白了,《神探狄仁杰》里,狄仁杰的那個“鳳閣鸞臺平章事”其實也是宰相的職位,可謂是位極人臣,所以一般官員看到后都非常忌憚。 另外,關于“同平章事”這個職位,雖然是唐朝300年間不曾中斷的一個職位,但是他的職能卻在不同的皇帝當政期間,實權和事權都有不同。到了唐朝晚期,五代十國時期,“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雖是宰相,但那時樞密使權重,“同平章事”的實權被侵奪,基本上如同虛設。 到了宋朝,宰相的職位,除了“同平章事”,還有一個叫“參知政事”,同平章事為首,參知政事為次。像宋朝著名的王安石和范仲淹都曾擔任過“參知政事”的職務。 其實,關于狄仁杰的職位,不止這一個,“鳳閣鸞臺平章事”只是他的一個頭銜而已。狄仁杰去世以后,后代的皇帝對其還有加封,比如有,追贈文昌右相,謚號文惠。唐朝復辟后,追贈司空、梁國公。 針對“鳳閣鸞臺平章事”這一職位,《新唐書·狄仁杰傳》有著這樣的記載:狄仁杰曾“拜鸞臺侍郎,復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就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武則天將中書省改名為鳳閣,門下省改名為鸞臺。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且不說歷朝歷代的官職,僅僅“宰相”一個官職名稱就有很多。 讀者們,關于狄仁杰的“鳳閣鸞臺平章事”這個職位,大家有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交流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