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這樣一對家喻戶曉的文壇伉儷——錢鐘書和楊絳。 在才女楊絳心中,丈夫錢鐘書有股“癡氣”。淘氣、天真、擁有過人的智慧,博學而又風趣。 他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精通多國語言,對于詩詞和文獻的背誦信手拈來。 他在1966年文革爆發時,被當做“資產階級權威”“牛鬼蛇神”被關進牛棚,每天被監督著掃地、刷廁所,卻完成了巨著《管錐編》。 今天是“文化昆侖”錢鐘書先生逝世20周年,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動人心弦的故事,重溫那些感動人心的話語,緬懷錢老,向經典致敬。 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并非全因澡洗得干凈,花開得好,或者食物符合你的口味,主要是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輕松的靈魂可以專注肉體的感覺,以此來欣賞,來審定。 錢鐘書《寫在人生邊上》 婚姻如深陷圍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去。 錢鐘書《圍城》 許多人談婚姻,語氣仿佛是同性戀愛,不是看中女孩子本人,是羨慕她的老子或是她的哥哥。 錢鐘書《圍城》 真正的交情,看來像素淡,自有超越死生的厚誼。假使交誼不淡而膩,那就是戀愛或者柏拉圖式的友情了。 錢鐘書《談交友》 天下就沒有偶然,那不過是化了妝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錢鐘書《圍城》 似乎我們總是很容易忽略當下的生活,忽略許多美好的時光。而當所有的時光在被辜負被浪費后,才能從記憶里將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積的灰塵,感嘆它是最好的。 錢鐘書 對于丑人,細看是一種懲罰——除非他是壞人,你要懲罰他。 錢鐘書《圍城》 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里的砂礫,或者出骨魚片里未凈的刺,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 ——錢鐘書《圍城》 一個人二十不狂沒志氣,三十猶狂是無識妄人。 錢鐘書 天下只有兩種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種人應該樂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種人應該悲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壞的。不過事實卻適得其反,緣故是第二種人還有希望,第一種人只有回憶。 錢鐘書《圍城》 從前愚民政策是不許人民受教育,現代愚民政策是只許人民受某一種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為不識字,上人的當,受教育的人,因為識了字,上印刷品的當。 錢鐘書《圍城》 我們每一種缺陷都有補償,吝嗇說是經濟,愚蠢說是誠實,卑鄙說是靈活,無才便說是德。因此世界上沒有自認為一無可愛的女人,沒有自認為百不如人的男子。 錢鐘書《寫在人生邊上》 當著心愛的男人,每個女人都有返老還童的絕技。 錢鐘書《圍城》 流言這東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蘊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惡意,比流產更能讓人心力憔悴。 錢鐘書《圍城》 很多人認為聰明的人才會成功,其實不是。很多聰明人做事情不能成功,原因有二:一是不能下笨功夫;二是他們沒有找到他們價值體系中最重要的事情去做,卻去做一些在他的價值觀體系中不怎么重要的事情。所以他們內心缺乏全力以赴的動力。 錢鐘書 西洋趕驢子的人,每逢驢子不肯走,鞭子沒有用,就把一串胡蘿卜掛在驢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這笨驢子以為走前一步,蘿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一步繼續向前,嘴愈要咬,腳愈會趕,不知不覺中又走了一站。那時候它是否吃得到這串蘿卜,得看驢夫的高興。 錢鐘書《圍城》 旅行最實驗得出一個人的品行。旅行時最勞頓麻煩,叫人本性畢現。經過長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討厭的人,才可結交做朋友。結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顛倒的,應該先旅行一個月,一個月舟車仆仆以后,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還要維持原來的婚約,這種夫婦保證不會離婚。 錢鐘書《圍城》 人生不過是家居,出門,又回家。我們一切的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圖,不過是靈魂上的思鄉病。想找一個人,一件事,一處地位,容許我們的身心在這茫茫的世界有個安頓的歸宿。 錢鐘書《談中國詩》 - THE END - |
|
來自: 明遠小筑 > 《文學哲學藝術、詩詞歌賦名著典故國學、文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