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蟲一
2018-12-22
閱讀109 釵頭鳳 紅酥手,黃藤酒。 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 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陸游《釵頭鳳》 初次識得唐婉,便是陸游的這首《釵頭鳳》。詩人仿佛深愛發妻,卻生生離別,詩詞凄美哀婉,感傷千古。細細讀來,了解來龍去脈后,我卻從中品出來點別的味道,唐婉的一生,其實是深情錯付,所托非人了的。(一) 門當戶對,卻躲不過母親的拆散 公元1144年,陸游與舅父唐仲俊之女唐婉結親。相傳唐婉三歲能詩,五歲能文,待到嫁齡,已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樣一位才女,大概也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的。而那時的陸游,也該是個才華橫溢的翩翩公子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兼青梅竹馬。成婚后感情自然是極好的。年少青春,又都通詩詞,兩人花前月下,吟詩作對,端得是伉儷情深。總想著這樣“結發為夫妻,相看兩不厭”,一世情深地走下去,方才不辜負才子佳人的美夢。但當時的陸游早已蔭補登仕郎,緊接著還要赴臨安參加“鎖廳試”以及禮部會試,正是要埋頭苦讀的時候。他卻沉溺在與唐婉的二人世界里,忘乎所以,仕途功名都被他拋置腦后。不愛江山愛美人,或許放到現在,仍然不失為一樁美談。可是他有專橫霸道的母親,堂堂七尺男兒怎么能不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反而沉迷于兒女情長。加上唐婉一直沒有生育,多番折騰下,陸母強令陸游將唐婉休棄。(二)一別兩寬,卻難以各生歡喜 而這時陸游的做法,就很值得推敲了。是他娶了唐婉,許了一生。是他貪念溫柔鄉,誤了學業。唐婉何其可憐,說好的情深似海不相棄,一句父母之命不可違,他便休了發妻。我驚愕之余,也為唐婉一嘆。那是個對女子要求何其嚴苛的年代啊。無子為不孝,蠱惑丈夫沉迷美色為不賢。陸游心里肯定也清楚,不孝不賢的罪名扣下來,再被掃地出門,唐婉的余生,會坎坷凄涼得很。堂堂男兒立于天地之間,不是應當為心愛的女子遮風擋雨,永不離棄嗎?可他還是休了唐婉,青梅竹馬伉儷情深到了此時,仿佛成了一場笑話。若到這里,兩人各自婚嫁,互不打擾,唐婉的悲劇也許還能避免。1148年,唐婉被趙士程迎娶為正妻。趙士程是何許人啊,皇家后代,宗室之子。也不知道他承受了多大的壓力,迎娶下堂妻,一直無所出仍百般呵護。他胸懷寬廣,尊重妻子。相傳陸游仕途不得意時,唐婉曾請趙士程幫忙,而他亦不曾推辭。(三)沈園重逢,成了唐婉的催命符 唐婉陸游沈園重逢,唐婉送酒菜給陸游,趙士程也應允了,何等寬廣的胸懷。君子坦蕩蕩,溫潤如玉,趙士程才是良人應有的模樣。也正是這次沈園相遇,陸游寫下了千古傳誦的《釵頭鳳》,擺出的仿佛也是一付深情的好模樣。可笑的是,陸游此時也已另娶。妻子王氏賢良淑德,生有子女,與他關系融洽。已有妻房,陸游卻將眷戀前妻的詩刻在了沈園壁上,昭告天下,任人非議。自己的丈夫眷戀前妻,辛苦持家的王氏何辜。前塵情事被世人反復議論,嫁作他人婦的唐婉何辜。而眼看妻子與前夫情深的趙士程又何辜。陸游自覺深情,迫于孝道才休妻。可是《釵頭鳳》中“東風惡,歡情薄”,他把母親行徑比喻為東風惡。將休妻的惡名冠于母親頭上,又何談孝道。說到底,在與唐婉的這段感情中,他不過是膽小懦弱,卻又不肯放棄那副深情的嘴臉罷了。再說唐婉,嫁于趙士程后,就算沒有伉儷情深,起碼也是舉案齊眉,本應該過上歲月靜好的日子。可她再次游園后看到了此詩,觸動情腸,輾轉反側,竟至郁郁而終。悠悠千載已逝,誰也無法得知唐婉當時心境,只留下一首《釵頭鳳.世情薄》供世人品讀。世情薄,人情惡。 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 欲箋心事,獨語斜闌。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詢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一字一句,都是血!都是淚!(四)一分真情陸放翁,千古傷心趙士程 我私以為,若真心愛護一人,便惟愿她安好,此生能歡喜康健。至于得到或者失去,都不及她過得好重要。而陸游,眼見唐婉已屬他人,便非要鬧騰一番來表示他的真情,多么任性自私。他口中的愛,真的不及趙士程萬分之一。唐婉在時,趙士程深情體貼,百般維護。唐婉死后,趙士程為她十年守墳,終身未再娶,也無子嗣。再反觀陸游,前妻病逝,他一邊不斷寫詩懷念,一邊妻妾滿堂兒女成群,何等可笑,何等薄情。我敬佩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卻一直無法認同他的《釵頭鳳》。怪不得后人言“一分真情陸放翁,千古傷心趙士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