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萬向少年 很多家長都有這個問題,孩子在幼兒園被人欺負了,回來給父母說,但是孩子不敢還手。如果別的孩子拿了他的玩具也不敢要回來。就是孩子脾氣太軟弱,什么都爭不過、搶不過別人。雖然這也沒有什么大問題,但就怕他以后成為任人拿捏的“軟柿子”,被別人欺負。那么家長應(yīng)該怎么做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呢? 首先,我們該如何處理孩子被欺負的情況呢? 一、傾聽丨問孩子為什被欺負總是不敢還手原因! 孩子的感受,做家長的未必能夠理解,不要僅憑自己的感受、想法就幫孩子做出判斷,更不能什么都不問,直接就批評孩子。一定要抽時間去和孩子談心,聽聽孩子的感受、想法,聽聽孩子的內(nèi)心,這樣大體就知道原因了。 二、原則丨告訴孩子什么才是對的! 告訴孩子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要成為“討好型人格”的人。很多人為了有朋友,或者是融入別人的圈子,一直做犧牲,但這樣是得不到真正的友誼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要隨意的為一些人或者事妥協(xié),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在引導正確價值觀的前提下,告訴孩子父母是你的后盾。發(fā)生什么事情自己解決不了的要主動和父母溝通交流。 三、建議丨學會說不,適當?shù)膹妱荨?/p> 教孩子學會說“不”,當別人讓他做自己不想要做的事情,或者不意做的事情時,要勇敢的告訴對方“不”,要適當?shù)膹妱菀恍R驗樯钪校憧赡軙龅揭恍┤耍静缓湍阒v道理,所以這個時候,如果不想吃虧,成為任人拿捏的“軟柿子”,你就要強勢一些,學會反擊,果斷拒絕。 四、教育丨孩子學會分享。 在剛到幼兒園或者小學的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帶著一些好吃的,或者玩具分給別的小朋友玩,這樣孩子就容易交到朋友。其實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小朋友們并不像大人一樣,一些很簡單的事情,就可以讓幾個小朋友在一起玩的很開心。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孩子容易交到朋友,不容易受欺負。二是孩子也樂意去上幼兒園或者上學。 對家長說 最后是父母,除了孩子本身,家長對孩子性格的形成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往往長期遍地謾罵孩子的家庭,孩子就容易受欺負。而自信心比較強的孩子則用于反抗,并且不容易受到欺負。如果孩子有一個性格極其強勢的爸媽,或者控制欲極強的爸媽,那么孩子的性格,可能就會變的比較懦弱,因為他習慣了聽從,所以家長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要試圖掌控孩子的人生,要明白他的人生路需要他自己走。 我們除了這樣教育孩子還可以給孩子們講一些繪本故事,讓孩子明白這是霸凌而他要學會反抗! 《別總想欺負我》 這本書講的是主人公吉姆遭遇同學的威脅,勇敢地反抗的故事。吉姆在幼兒園里認識到,自己是個很棒的孩子,應(yīng)該為自己感到驕傲。這讓吉姆變得強大起來,強大得就連愛欺負人的看似強大的雷奧和盧卡都不敢再來招惹她。 《遠離親切的老貓》 《遠離“親切”的老貓》,主題都是“防范陌生人,字比較少,更接近童話的感覺。主要是用故事的形式告訴孩子,如何注意自身安全,所以,更適合小一些的寶寶,從孩子2歲多就可以看了。 《膽小鬼威利》 講的是一個善良膽小、總是被郊區(qū)小混混欺負的小孩威力,通過鍛煉身體讓自己變得強壯,在一次朋友被欺負時嚇走小混混們,成為英雄的故事。 故事簡單幽默又有著大智慧:反霸凌首先要長的本事是強健身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