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黃湯與桂枝增液湯合方 孟某,男,68歲,商丘人。有20余年慢性支氣管炎病史,4年來每年從9月至次年3月間常常咳嗽,咯痰,伴有氣喘,胸悶,曾服用中西藥,但未能有效控制病情。 刻診: 咳嗽,氣喘,痰稠色白,五心煩熱,盜汗, 頭暈目眩,大便干結,舌紅少苔,脈浮。 辨為肺寒陰虛證,治當溫肺散寒,養陰生津, 給予麻黃湯與桂枝增液湯合方加味, 麻黃10g,杏仁15g,桂枝10g,白芍10g, 生姜10g,炙甘草6g,大棗12枚, 生地黃18g,大黃3g,麥冬18g, 玄參18g, 百合15g。 12劑, 水煎服,每天1劑,每日3服。 二診:咳嗽,氣喘均減輕,復以前方12劑。 三診:咳喘基本解除,又以前方12劑。 四診,病情趨于穩定,以前方變湯劑為散劑,每次6g,每日3服,用藥半年, 以鞏固治療效果。隨訪3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 根據咳嗽、氣喘、痰稠色白辨為肺寒, 再根據五心煩熱、盜汗、舌紅少苔辨為陰虛, 因大便干結辨為虛熱內結, 以此辨為肺寒陰虛證。 方以麻黃湯宣肺散寒,止咳平喘; 以桂枝增液湯既能助麻黃湯溫肺散寒, 又能滋補陰津; 加少量大黃既能助滋陰藥清熱, 又能泄熱通便。 又,病證既有寒又有陰虛,治寒必用熱, 用熱必傷陰;治陰必用涼,用涼必助寒, 所以選方用藥稍有疏忽,都不能取得最佳治療效果, 結合多年臨床診治體會, 認為選用麻黃湯與桂枝增液湯合方常常 能取得預期治療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