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二級預防用藥應遵從“ABCDE”方案: A :ACEI、抗血小板治療(anti-platelet therapy,如用阿司匹林及 P2Y12 受體拮抗劑等)及抗心絞痛治療(anti-angina therapy,如用硝酸酯類藥物及非二氫吡啶類CCB); B:β 受體阻滯劑(β blocker)與控制血壓(blood pressure control); C:戒煙(cigarette quitting)與控制血脂(cholesterol lowering); D :合理飲食(diet)與控制糖尿病(diabetes control); E:運動(exercise)與教育(education)。 1.硝酸酯類藥物 硝酸酯類藥物為首選抗心肌缺血的血管擴張劑。硝酸酯類藥物聯合負性心率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或非二氫吡啶類CCB治療CSA,較單獨用藥可發揮更大的抗缺血效果。 舌下含服或噴霧用硝酸甘油僅作為心絞痛發作時緩解癥狀用藥,也可于運動前數分鐘,以減少或避免心絞痛發作。目前國內臨床應用的硝酸甘油大多為普通片劑,硝酸甘油舌下片劑舌下崩解迅速、起效更快、效用持續時間長、有效期長,可作為心絞痛發作時緩解癥狀的優先選擇。 長效硝酸酯類藥物不適宜治療心絞痛急性發作,而適宜心絞痛的慢性長期治療。用藥時應注意給予足夠的無藥間期(通常每日應有6~8小時的間歇期),以減少耐藥性的發生。如勞力型心絞痛患者日間服藥,夜間宜停藥;皮膚敷貼片白天敷貼,晚上除去。 服用西地那非治療勃起功能障礙者,24小時內不可應用硝酸甘油等硝酸酯類藥物,以避免引起低血壓,甚至危及生命。嚴重主動脈瓣狹窄或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引起的心絞痛患者均不宜使用硝酸酯類藥物。 2.非二氫吡啶類 CCB 非二氫吡啶類CCB代表藥物有地爾硫?和維拉帕米,血管作用選擇性差,對心臟具有負性變時、負性傳導、負性變力作用,更適用于高血壓合并心絞痛、高血壓合并室上性心動過速及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 由于非二氫吡啶類CCB有明顯的負性傳導作用,存在心臟房室傳導功能障礙或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高血壓患者應慎用維拉帕米、地爾硫?。 在與β受體阻滯劑聯用時,非二氫吡啶類CCB可誘發或加重緩慢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需特別警惕。老年人、已有心動過緩或左心室功能不良患者應避免兩藥聯用。 3.抗血小板藥物 目前,臨床上用于治療冠心病的抗血小板藥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P2Y12受體拮抗劑以及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 P2Y12受體拮抗劑主要包括噻吩吡啶類(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和非噻吩吡啶類(替格瑞洛)。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主要短期用于某些接受PCI的患者,代表藥物包括依替巴肽、替羅非班、阿昔單抗。 (1)阿司匹林 如無用藥禁忌證,所有患者均應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最佳劑量范圍為75~150mg/d(常用劑量為100mg/d)。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改用氯吡格雷作為替代治療。 (2)氯吡格雷 主要用于冠狀動脈支架植入后及阿司匹林禁忌患者。該藥起效快,頓服600mg后2~6小時即能達到有效血藥濃度,頓服300mg后6~24小時達到有效血藥濃度。常用維持劑量為75mg,每日1次口服。 對無高危因素的穩定型心絞痛及接受溶栓藥物治療的患者應作為優先選擇,包括擇期PCI患者。 (3)替格瑞洛 目前歐美指南對于ACS患者中替格瑞洛的推薦等級已經提升。對于有氯吡格雷抵抗及有使用禁忌的患者可優先考慮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