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一年(1746年),清廷為了存放晉代王珣的《伯遠帖》、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和王獻之的《中秋帖》,特在故宮養心殿內設一書苑雅室,取名“三希堂”。乾隆親自書寫了《三希堂》額,并集成與書寫對聯一副,聯語聯是:“懷抱觀古今,深心托豪素。”(見附圖) 這副集聯,用來做“三希堂”的對聯是非常合適的。這兩句聯語是乾隆帝分別向謝靈運與顏延之各借的一句。 謝靈運與顏延之是同時代人,而謝比顏小一歲。他們都是南朝時代的大文學,兩人齊名,被稱為江左顏、謝。 “懷抱觀古今”是謝靈運《齋中讀書》的名句。這首詩小作于宋少帝景平元年(423),當時謝靈運任永嘉太守。詩的全文是:“昔余游京華,未嘗廢丘壑。矧乃歸山川,心跡雙寂寞。虛館絕諍訟,空庭來鳥雀。臥疾豐暇豫,翰墨時間作。懷抱觀古今,寢食展戲謔。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閣。執戟亦以疲,耕稼豈云樂。萬物難并觀,達生幸可托。”從全詩來看,這里的“懷抱觀古今”與“觀古今于須臾”、“仰觀字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或取諸懷抱,唔言一室之內”等有相似之處。“觀古今”在這里指讀書,善于讀書的人,才能善觀古今。 而“深心托豪素”則是出自顏延之《五君詠》的名句。“五君”就是指竹林七賢中的阮籍、嵇康、劉伶、阮成和向秀。 宋文帝元嘉三年(426),顏延之被饞害,由步兵校尉出任永嘉太守,滿懷怨憤,于是他作了《五君詠》。《五君詠》共有五首,詠向秀是第五首。全詩是:“向秀甘談薄,深心托豪素。探道好淵玄,觀書鄙章句。交呂既鴻軒,攀嵇亦鳳舉。河連河里游,惻愴山陽賦。”“深心托豪素”中的“豪素”指的是紙和筆,或者著作。“深心托豪素”大意是說對學問的潛心追求。 一副對聯,借用兩位作者的名句,并以“懷抱觀古今”為上聯,“深心托豪素”為下聯,正適用于“三希堂”這一特定的場合。可見乾隆集此聯語的用心良苦,堪稱妙句天成,令人叫絕。 (楊文藝) 三希堂 三希堂是清朝高宗弘歷即乾隆皇帝的書房。“三希”取“士希賢,賢希圣,圣希天”之意,是指士人希望成為賢人,賢人希望成為圣人,圣人希望成為知天之人,乾隆的用意是在鼓勵自己要不懈追求,勤奮自勉。 “三希”的第二種解釋又指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間在此收藏的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