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路人甲的觀察,新釣友釣魚時都有這樣一個毛?。涸诘搅艘粋€釣點之后,他們的調釣可以一天不作調整。比如說原來是調四釣二,走的時候還是調四釣二。所以新手釣友們總是困擾一個問題,為啥本來釣的好好的,突然就停口了或者說有口也不中魚?又或者說提竿總是脫鉤跑魚?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因為調釣沒有根據魚情來及時調整而造成的! 在實際作釣中,調釣其實是要不停的根據魚情的變化而變化的,那么問題來了,怎樣判斷當前的調釣是否合理呢?在這里路人甲想和大家分享幾個簡單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新手釣友們快速準確的判斷當前調釣是否合理,同時做出合適的調整,讓新手釣友們少走點彎路。
一,通過漂相來判斷 我們拿調2目釣2目這樣不靈不頓的調釣來舉例,通過觀察浮漂來看水底魚兒吃餌的情況,如果漂相清晰,吃餌的動作幅度比較大,但是提竿中魚率卻不高,那說明我們釣的過于靈敏了。又或者說在提竿的時候總是錨到魚,總是“咯噔”一下就跑了,這也是釣的過靈的一種表現。 可以這樣解決:將浮漂略微向上推一些,每次以半目的幅度向上推漂,直到信號清晰,中魚率穩定為止。但是沒有看到浮漂動作卻提竿中魚了,那多半是釣得太鈍了(當然也有可能是用的線組太大了)這時候應該將浮漂向下拉,幅度也不建議太大,半目半目的找,直到中魚率穩定了就可以了。
二,通過上下鉤中魚情況判斷 新手釣友釣上魚來以后,一般都直接將魚放進魚護里了。但是老釣友則不一樣,他們釣到的前幾條魚都會用手來摘鉤,從而觀察魚鉤掛在魚嘴的什么位置,從而來判斷魚鉤用得合不合理,調釣是否準確。 一般情況下,上鉤中魚的幾率和下鉤中魚的幾率應該差不多。如果前三條魚全部都是上鉤中魚,那說明底下的餌料很難被魚吃到,多半是釣得太鈍了。如果是下鉤連續上魚,則可能是我們釣得太靈敏了,從而做出合理的調整。
三,通過魚鉤掛的位置來判斷 除了前面的這2點,還可以通過魚鉤掛在魚唇的什么位置來判斷水底魚兒吃餌的情況。一般來說我們理想中的調釣是掛魚上唇。如果總是掛下嘴唇,則說明我們釣得過鈍了。如果是掛魚嘴兩邊,多半是魚離底覓食,這時候可以換一支行程漂或者降速比較均勻的浮漂,來提高中魚機會,當然也可以試試釣離底。
總結:釣魚其實是個充滿變數的活動,挑戰性也很大,作為一個釣魚人應該要做好隨時應變的準備。有時候一個小小的調整就能讓你漁獲明顯增加,我敢說,新手釣友能夠通過調整來增加漁獲,肯定會讓你一整天都是好心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