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速該把阿禿兒是合不勒汗的嫡孫,俺巴孩的侄孫,忽圖刺汗的侄子。然而他生不逢時,在世時,正值從他祖父開始創立的第一個蒙古王國被塔塔爾部和 金國摧毀,蒙古重又散落為眾多的小部落和氏族。 他沒有機會坐上叔叔忽圖剌曾據有的汗位,他至死都只是孛兒只斤—乞顏部的一個普通首領,這一群體就是后來以蒙古而聞名的,而那時還只是一個弱小而且不重要的氏族群體,此時的孛兒只斤氏族依附于勢力強大的泰亦赤兀惕部落。 如果不是國為做了下面三件事情,就不會讓他在死后獲得顯赫聲名。 也速該所屬的小部落,生活在游牧世界的北部邊緣地帶,在那里,草原迫近森林,沒有足夠的草場喂養畜群,所以蒙古人認為,森林百姓沒有古老光輝的歷史。他們與食腐動物一樣,與狼一起競爭,抓捕小動物,偶然捕捉到鹿和羚羊,那已是他們的大餐了。而一有機會,他們就會從草原牧民那里偷盜牛羊和搶奪婦女。也許是因為太貧窮,或許是不愿意到女方父母家履行三年家內役,也速該選擇草原上傳統的搶婚方式獲取了新娘。他搶來的這名年輕女子叫訶額侖,后來成為了蒙古氏族的“三賢圣母”之一。她曾是另一位年輕勇士、篾兒乞惕部落人赤列都的妻子。按照草原傳統,赤列都已經在訶額侖家干了三年活,可以把她迎娶回家了。一個獨自帶著獵鷹外出打獵的騎馬者,在一處高地上看到了訶額侖和她的幌車。他策馬飛奔,返回營地,叫上他的兩位兄弟,向他的獵物發起了攻擊。結果,赤列都獨自逃走了,如果他一定要帶著他的妻子一起騎馬逃跑,他們將會被俘,而且赤列都將會被殺。 在掠得訶額侖不久,也速該跟隨忽圖剌汗發動了對塔塔爾人的戰爭,在戰斗中殺死了兩名敵酋,其中的一個名叫帖木真兀格。此時他的兒子出生不久,返回營地后,就給這個兒子取名鐵木真。取名“鐵木真”,也許強調了蒙古人和塔塔兒人持續不斷的仇恨。語言學家解釋,這個詞的詞根就有向前沖,被鼓舞的意思,在縱情奔跑的馬的眼里,根本沒有駕馭者。 最重要的,也速該生前同強大的克烈部結成了聯盟,他與克烈部的首領脫斡鄰勒(王汗)歃血為盟,結為安答。蒙古語安答意為義兄弟、義姐妹,結安答即結拜為兄弟姐妹。這為后來成吉思汗家族的興旺發達奠定了基礎,沒有這一聯盟,成吉思汗的成功是沒有可能的。他的叔叔忽圖剌汗就是處于金人和塔塔爾人雙重力量的打擊之下,而斷送了蒙古統一的進程。克烈部也有統治蒙古的野心,但塔塔爾是橫亙在蒙古高原的一塊巨石,阻斷了統一蒙古之路。在成吉思汗之前的兩代人時,克烈部曾進攻過居住在戈壁灘東部的塔塔兒人。北京的金王朝為了分化蒙古高原的各個部落,他們選擇支持塔塔兒人。所以,克烈人也需要找到自己的盟友。 在克烈部內部汗位爭奪中,也速該支持了脫斡鄰勒,他派兵攻入菊兒汗大營,幫助脫斡鄰勒奪回了汗位。于是,兩人在土拉河的黑林發誓,彼此永遠結好,脫斡鄰勒和也速該結成了義兄弟,也就成了鐵木真的保護人。在成吉思汗成就霸業的整個第一階段,“黑林誓言”都是一塊調兵遣將的虎符。 也許就是宿命,也速該四十五歲時,死在了塔塔兒人手里。鐵木真九歲,也速該帶他到母舅親弘吉剌部說親,本來說定的對象是訶額侖的侄女,途中弘吉剌部的一個小首領德薛禪看中了鐵木真,執意要把女兒孛兒帖嫁給他,便把他留下做家內役。返回的途中,也速該遇到正在宴飲的塔塔兒人,因口渴難耐便下馬走去。他以為塔塔兒人不會認出他。塔塔兒人念起舊仇,把慢性毒藥放進了也速該的碗里。也速該掙扎了三天回到營地,很快就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