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年紀大了,身體的各個臟腑器官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很多人在得上一些慢性病后遲遲不能好,即使有些病在醫學上是無法根治的,但是在不同人的身上卻有著不同的發展,有人帶著病可以幸福生活很多年,有人則病情一步步惡化。別人往往不知道這中間發生了什么,但得病之人心理清楚——這病,跟人“心”有關。 為什么人會得胃潰瘍?我們形象一點的說:是因為胃的區域沒有新鮮血液,又總有濁氣在干擾胃部的氣血循環,加上我們的不良飲食習慣:喜食辛辣、嗜食油膩、飲食的時間不規律等,久而久之,胃粘膜就會收到傷害,細菌和病毒就容易在這時候感染胃部。 如果我們把體內的濁氣排掉,讓血液可以在這個地方循環起來,潰瘍的創傷面就可以得到及時的修復,在人體內,只有新鮮的血液是最好的東西,比任何藥物,任何保健器械都要作用的更直接。 這時候我們又會問了,胃里的濁氣是從何處而來的呢?從膽。膽的濁氣又是從哪里來的呢?有一個詞叫肝膽相照,肝的濁氣會作用于膽。正常情況下,肝產生的濁氣會隨著小腸到大腸,以放屁的形式排除體外,但如果腸道不通暢,濁氣就只能上行,中醫里面有句話叫做肝氣犯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生活中我們在生氣發怒后,或者心情不好時出現的胃部的不適,往往就是這個原因引起的。 肝為什么會產生濁氣呢?一個人如果看什么事情都不順眼,長期生氣,體內就會產生大量的濁氣。而且不僅僅是生氣,只要情緒被壓抑,體內就會產生濁氣。當濁氣越積越多,就會把正常的血流堵住,造成局部的氣血不暢通,從而產生各種疾病。 美國曾經出版過一本書,翻譯過來叫《病由心生》。書中作者根據自己幾十年的經驗和數據總結出,人大概有80%的疾病都是因為心理因素導致的,只有20%左右的病是因為細菌感染等外界因素引發的。 此書的醫生是西醫,但其臨床論證卻和中醫的理論不謀而合。《黃帝內經》中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不正常的情緒會導致人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人體的病根常常為:濁氣、濁水、宿便。但最容易被人忽視掉,同時也是最不容易解除的是不良情緒產生各種濁氣。 解鈴人還需系鈴人,心病也要心藥醫 脾胃出問題時,我們要反思,是不是最近常常會有憂愁,怨恨,哀思的情緒,是不是常常會看身邊的人和事不順眼? 肝臟不好時,我們要反思是否時常會有憤怒或者仇恨的情緒。女性是往里收的,肝經不通,堵塞咽部,會容易引發甲亢,堵塞胸脅,則容易出現一列乳腺疾病。 肺臟不好時,想想我們是不是最近常有悲傷的情緒,那些肺氣不足的女子,往往呈現出憂郁,說話輕聲細語的姿態,但長此以往,就容易出現生理問題。 心臟不好時,我們要想是不是經常會興奮異常。古人說:喜怒不形于色。不是說讓我們有了情緒忍者不表現出來,而是說讓我們能在心里用平和的心態化解這種情緒。 腎臟不好時,時常反省自己是不是暢優驚恐,恐慌。人在極其恐懼的情況下會嚇得尿褲子,就是腎的固攝功能受到影響。 所以,控制好自己的心情,不僅僅是讓我們每天能開開心心的生活,更重要的也是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在文革期間得了肝炎,但當時并沒有好的醫療條件給他治病,后來他就每天用手摸著自己的肝說:我的小心肝,你可快點好吧。就這樣過了兩年,肝炎就真的好了,當人把注意力都放在身體的某一個位置的時候,就會調動體內的氣血往這一塊去匯集,從西醫上講就是說讓這個區域的細胞都活躍起來,自然會增加人體的自愈力和修復力,從而達到一種健康的狀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