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 16:15:53
山西,老革命根據地,革命活動遺址和革命文物遍布全省。 宋朝時期,山西就是中國北方的主要發達地區。進入半半封建社會以后,山西的經濟、文化發展受到嚴重破壞。三晉大地除了有著名的有八路軍總部舊址、黎城黃崖洞八路軍兵工廠、文水劉胡蘭紀念館等,還盛產全國聞名的“煤老板”。 雖然山西的煤老板名氣大,不過山西的煤炭資源在全國排名只列第三名。偏偏其礦產資源排名全國第一的煤層氣,前些年缺并沒怎么大規模開發出來商用。據智通財經查閱資料獲悉,山西的煤層氣剩余經濟可采儲量為2304.09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一。 就是這樣一個煤氣資源大省,誰也沒想到2018年也鬧“氣荒”,嚴重缺氣!!由于國家環保行動升級,逐步使用天然氣取代煤炭作為集中供暖的主要燃料,2017年的冬季全國都陷入了天然氣荒。 資源大省山西省也在2018年1月出臺了《山西省天然氣(煤層氣)迎峰度冬保供應急預案》出臺,當出現天然氣(煤層氣)供需失衡特別嚴重,預計全省供需缺口超過20%或跨設區市行政區域的局部地區供需缺口超過40%,對經濟社會正常運行造成嚴重威脅時,全省將啟動一級紅色預警。 天燃氣漲價 山西需要煤層氣 2018年5月份國家發改委為了解決目前天然氣價格倒掛的顯現,出臺了發改價格規(2018)794號令,逐步松綁2010年左右確定的居民用氣指導價格,把定價權交給各地方政府靈活掌握政策。 經過解放后近60年的發展,山西省的煤炭資源被過度開采。資源大省已經名不副實,資源價格超過內蒙古和陜西省,尤其是天然氣價格,整體的生產動力成本是陜西省價格的1.45倍。也就是說,山西的經濟轉型已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根據《山西省“十三五” 綜合能源發展規劃》,山西省將大力發展煤層氣產業,重點建設沁水和河東兩大煤層氣產業基地,實施煤礦瓦斯抽采全覆蓋工程,完善“三縱十一橫”管網布局。而山西開采煤層氣現階段最大的企業,就是港股的上市公司亞美能源(02686.HK)。 根據亞美能源公告,2018年第三季度,潘莊區塊和馬必區塊的平均銷售價格分別為1.66元/方和1.39元/方,分別較2017年平均銷售價格同比增長27%和22%。 新天然氣收購亞美能源 這是一家幾乎被港股投資者淡忘的企業,2018年初的時候,一度傳出復興國際(00656.HK)與A股的新天然氣(603393.SH)哄搶亞美能源股權的事件。股友認為,當初新天然氣部分要約,基本沒有和鄒向東商量,而只是和華和和霸菱兩個大股東商量。而作為全權經營的鄒向東,明白如果新天然氣入主,自己位置可能不保,所以找一個白馬也是有情可愿的。 到最后,誰也沒想到復興當時只是做一個抬價動作,結果還是被新天燃氣買入囊中。亞美能源的股價,在2018年上半年從最低0.825港元開始上漲,就達到了1.70港元的高度,半年時間股價飆升了1倍有余。畢竟資產并購重組對二級市場的影響還是蠻大的,所以在三方討價還價期間,亞美能源港股呈現量價齊飛的情況。 算下來,該股散戶手上的籌碼并不太多,即便是成交最多的一天,也才1000多萬港元的量,相對于40多億港元的市值來說,這點成交只能算做星星點點(說明大籌碼已經鎖定)。 后來,A股新天然氣的大股東明再遠先生,是以1.75港元的價格拿到了亞美能源超過50%的股份,對價25億人民幣。新天然氣于8月24日完成對煤層氣開采企業亞美能源50.5%股份的收購并進行并表,明再遠成為了亞美能源的第一大控股股東。 港股市場炒資產重組本身就是個概念,一旦消息變現,炒作似乎就已經完成。于是部分投機客開始獲利回吐,這是股市的一般邏輯。卻不料,企業并購剛完成,亞美能源就迎來天大的利好,變成真實的價值股了。 2018年9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山西沁水盆地馬必區塊南區煤層氣對外合作項目總體開發方案的批復》,同意山西沁水盆地馬必區塊南區煤層氣對外合作項目總體開發方案。 項目總投資為46.4億元,建設規模為10億方/年,建設期為4年。項目計劃動用煤層氣含氣面積131.7平方千米,動用煤層氣儲量196.2億方;施工煤層氣開發井1341口,其中已完成試采井58口、新建開發井1283口。 看到這里,各位看官基本就明白了,為啥此股上市幾年股價表現一般,因為前期勘探開發成本太重,大規模商業開發還沒拿到發改委的批文(必須有批文才準商業開發),這就不難理解為啥前期復興和新天然氣要搶破腦袋爭股權了。 收購完成后,新天然氣與中石油以及中聯煤保持密切聯系,依托技術優勢和管理效率,后續有機會獲得更多區塊的合作。 在這個時候,港股的價值投資者突然發現,在港股的大熊市中,雖然A股新天然氣進場的成本達到了1.75港元(現階段亞美能源的股價1.20港元),但是其動態市盈率至今還不及10倍。要知道,在港股領域,天然氣行業一直都是市場追捧的香餑餑,中國燃氣和新奧能源都是23倍PE。 新天然氣A研報 透出港股價值真金 在成功并購港股亞美能源后至今,A股的研究機構看多新天然氣的研報鋪天蓋地。畢竟按照現在的A股,新天然氣還算得上既是高派息,又被舉牌的天燃氣每股收益率最高股。 眾所周知的原因,在中國天然氣領域,超大企業幾乎無一例外都在香港上市了。而且近些年,由于港股投資者對天然氣行業的偏愛,整個天然氣板塊股價成長相當快。曾出現了股價8年翻10倍的中國燃氣(00384),也出現過新奧、華潤、北控之類的藍籌大牛。所以A股未來要出現天燃氣的標準大牛,最佳方式就是優質資產并購!并購!并購!尤其是港股那些還被低估的標的,更是老A資金催延三尺的好肉。 新天然氣在成功并購港股亞美能源后,亞美能源也拿到了發改委關于馬必項目的正式批文,這就為2019年亞美能源業績成長打下了堅實的伏筆。 2019年亞美能源股價二次起飛? 馬必區塊的產能有望逐步提高,成為亞美重要的盈利增長點。公司股價上漲的動力主要來源于業績的釋放,2019年的亞美能源業績重點已經轉向馬必項目。 因為前期該公司已為馬必項目做了大量的先導性工作,成效顯著。目前,馬必項目開發方案已獲批,建設規模為10億立方米/年(潘莊項目的2倍),即將進入大規模開采期,將顯著提升公司業績。 市場擔心馬必項目在開發初期會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新時代證券研究機構認為,公司在技術實力、先導性試驗方面成效顯著,馬必項目的大規模開發預計比潘莊項目更出色。 (一)技術實力:公司運營的潘莊項目是質量極高的示范項目,單位經營成本及單井成本實現了持續下降,產氣量增速迅速,5年實現了近6倍增長,產氣量已經超過規劃產能(5億方),銷售利用率高達98%。 (二)先導性試驗:2017 年,馬必項目先導性總產氣量達5828萬方,平均日產量達16萬方,同比增加67%。截至2017年底,馬必共有127口處于不同階段的先導性生產井,結合低成本 PDW 套管完井以及水力壓裂方式,可以最大化降低單井同時開采多個煤層的投入。 同時,馬必區塊在進入開發期之前,單位經營成本就已經快速下降,馬必區塊含折舊的單位經營成本從2015年的4.17 元/立方米大幅下降到2017 年的 1.68 元/立方米。2017 年馬必區塊共完成鉆井67口,這67口井的鉆井和完井平均成本較歷史同類井的平均成本下降30%。 2018年前三季度,亞美能源發布公告,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6.8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營業總成本4.52億元,其他收益1.91億元;歸屬于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94億元。 2018年第三季度亞美能源的平均日總產氣量達到了224萬立方米每天,較2018年第二季度的平均日總產氣量217萬立方米每天環比增長3.2%,較2017年第三季度的平均日總產氣量180萬立方米每天同比增長24.4%。 潘莊區塊第三季度的平均銷售價格為每立方米人民幣1.66元,較第二季度每立方米人民幣1.50元環比上升10.7%,較2017年第三季度的平均銷售價格每立方米人民幣1.26元同比增長31.7%。馬必區塊第三季度的平均銷售價格為每立方米人民幣1.39元,較2017年第三季度的平均銷售價格每立方米人民幣1.15元同比增長21%。 (財務預測數據來源新時代證券研究所) 按照現在內陸機構的普遍計算,亞美能源的核心是馬必區塊,現階段剛進入商業開發,涉及很多的在建工程。國內N多研究機構真的很累,發了幾十份研報看好新天然氣A股。普遍看好理由,卻是因為看好港股的亞美能源未來的潛力。 無論是港股還是A股,兩家公司的大股東現在都是明再遠。新天然氣A和亞美能源港股現在都是自己兩個親兒子,只不過一個在境外營養不良(流動性匱乏)、個兒矮小(不是港股通標的);一個在內陸被內陸機構眾星捧月(A股天然氣盈利狀況最好的企業之一)。 如今港股的亞美能源每天只有幾十萬港元的成交,似乎已經被人遺忘。我就奇怪了,難道這半道上得來的兒子真是“私生子”? 2019年隨著馬必區塊的大規模商業開發,或許亞美能源港股成長的第一目標:進入港股通標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