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有這樣的朋友,他很少去麻煩別人,也不懂得怎樣去拒絕別人,非常善良以至于經常被發好人卡,有些事情即便不是他的錯,他也習慣性的去道歉。在生活中遇事他總是率先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努力的迎合別人,即便是自己吃虧了,受委屈了也覺得沒關系,沒脾氣到讓人覺得軟弱。這樣的人很容易被人欺負,在社會上很吃虧。 有這些特質的人有一個標簽叫做“討好型人格”,擁有“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大多都出自于以下這這幾種家庭,長大步入社會是很吃虧的。 一:父母強勢,控制欲太強 強勢的、控制欲強的父母他們是不懂得尊重孩子內心的想法,習慣性的忽略孩子的感受,他們和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就是長輩對孩子,不是平等的。久而久之孩子就變得很乖很聽話,也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和需求,內心是極度不自信的,他們會習慣性的迎合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可。 二:不認可孩子的父母 父母總是覺得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好,覺得孩子很多方面都達不到自己的要求等等,父母習慣性的去否定孩子,容易讓孩子失去自信,開始自我否定,自我懷疑,質疑自己的能力,內心是極度自卑的。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他們也傾向于把自己放在比較低的位置上,也不懂怎樣去拒絕別人的要求,顯得很卑微。 三:脾氣暴躁的父母 父母脾氣暴躁,對孩子不是打就是罵,孩子會變得壓抑自卑,自尊心會受到傷害,感覺低人一等。他們會覺得父母這樣是因為自己不夠好,自己做錯事情了,從而變得更加的順從軟弱,想要好好表現來獲得父母的喜愛。在和別人相處的過程中也很難擺脫這種模式,一生都會受到影響。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這三種家庭孩子更容易具備“討好型人格”,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先正視自身的問題,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要讓孩子從小就有主見,習慣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要讓孩子學會說“No”,愿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健康快樂的長大,擁有健全的人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