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正門 :避暑山莊的正門,也是正宮的正門,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門洞上方鑲有乾隆用漢、滿、蒙、維、藏五種文字題寫的'麗正門'石質匾額。 “閱射門”,是皇帝觀看皇子皇孫射箭比賽的地方。門的上方懸有一塊匾,上面寫著“ 暑山莊”四個鎦金大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筆,此匾精美絕倫,分外醒目。 煙雨樓: 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仿浙江嘉興煙雨樓形制在島上修建了一組建筑,同名煙雨樓,是山莊內最晚的建筑之一,也是最美的建筑之一。 云山勝地: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后。樓兩層,不設樓梯,以假山為自然磴道。 延薰山館: 位如意洲島上 ‘‘無暑清涼’’內的正殿,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面闊七間,前出廊五間,東西朝房各五間。建筑風格古樸典雅,不施彩繪,頗具山野情趣。
四面云山: 山莊西北隅最高處,一峰拔地,構亭其上,圣祖題額‘四面云山’。 錘峰落照 :位于避暑山莊南部松鶴清樾北山峰頂,為一方亭。 曲水荷香:方亭建在參差不齊的怪石中,其意境與曲水流觴極相似,昔日康熙、乾隆兩位皇帝曾在此宴請大臣和蒙古王公。 鶯囀喬木 :澄湖的北岸、面對煙雨樓有一座四面有窗的六角重檐亭。 金蓮映日:金蓮花盛開時,映著日光,像黃金鋪滿了地面。 聲遠近泉:當年這里既能感受山谷中水勢的奔涌,又能聆聽到瀑布的叮咚聲。 石磯觀魚:敞亭一座,清代皇帝經常在石上垂釣,有時在亭中休息游玩。 雙湖夾鏡:堤橋兩端豎寶坊兩座,北曰“雙湖夾鏡”,南曰“長虹飲練”,均為康熙皇帝所題。 長虹飲練:每當雨過乍晴的時候,空中常常出現拱橋狀的七色彩虹,其中一頭在湖水或泉水之中,遠遠望去像是在飲水吸波。 青雀舫 :乾隆八年打造的一個大型御用龍舟,平時泊在西船塢碼頭。 水心榭:水心榭俗稱三亭子,原是山莊東南宮墻的出水閘。 冷香亭:意思是飄蕩清寒香氣的亭子,此亭是清帝秋季賞荷的地方。 采菱渡:岸邊有草亭一座;形如斗笠,是皇帝和妃后泛舟采菱休憩的地方。 觀蓮所:乾隆曾在這里為祖父(康熙)背誦宋代學者周敦頤的《愛蓮說》。 天宇咸暢 位于金山島上帝閣南面,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 萬樹園: 園內不施土木,按蒙古民族的風俗設蒙古包數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