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胃氣不好理解,簡單來說就是不快不慢和緩有力,脈跳有神。 那如果不正常的脈象又是怎樣呢? 黃帝內經根據五臟,在脈象大概的表現,總結出了五種大類異常的脈象甚至死脈。 接下來繼續看平人脈象篇的條文: 這篇提出一個很關鍵的要點,脈要有胃氣。
下面的條文提出了正常的脈象有兩個要點: 根據時間不同,四季的脈有差別,但也是正常的。
春天脈微弦,長夏胃微軟弱,夏胃微鉤,秋胃微毛,冬胃微石。 如果過多了就是偏了,就是生病了。太弦胃氣少時肝病,沒有胃氣是死脈,后面類推。 春天的脈如果微微浮是秋天(肺)的病,浮的厲害就是當下的病,例如感冒等外感病。 長夏,脈象是弱很厲害的而是脾的病,沒有胃氣是死,軟而沉是冬(腎水)病,稍微弱一點是當下的病。 夏天脈是過于洪大是心病,洪大沒有胃氣是死,洪大而且沉在里邊是冬病,沉的厲害是剛剛得的病。 秋天脈是浮的,太浮是肺有病,沒有胃氣是死。浮且弦是春天的病,弦厲害是當下的病。 冬天脈微微沉,沉的多了是腎病,沒有胃氣是死,沉而洪大是夏天的病,沉的厲害是剛得的病。 小結: 一年四季脈也會隨著四季變化而變化,這是正常的。只要春天弦,長夏緩,夏天洪大,秋天浮,冬天沉。并且都是“微微的”,就是正常的。如果太過或者不及都是病。 上面講的是四季變換脈象跟著變化。 下面是正常的臟腑脈: 重要的話反復講,開篇沒多久強調胃氣,講快結束了又來強調一遍,大家記住有胃氣才是把脈的關鍵,沒有胃氣是死脈。
什么叫沒有胃氣呢? 正常情況下,臟腑對應四季,對應相應的脈象。呈現出來的對應一一對上,代表人能根據四季變化,臟腑能順應自然就是正常的,相反不能順應自然就是”病“ 具體來看:
四季的脈根據陰陽的多少來變化的,例如太陽脈洪大而長,少陽脈一下快一下慢,長短不定。陽明的脈呢就是浮大且短。 接下來看看臟腑對應脈象是怎樣的。
正常的心脈是平滑,象珠子流利,一般心病脈急促,如果是死脈呈現出來輕取堅硬不柔和,沉取則牢實不動。 正常的肺脈微微浮,如果浮硬象雞毛是肺病,或者風吹毛散亂的是死脈。 正常的肝脈是微弦。想高舉竹竿,很有彈性柔和。如果太弦象摸這個竹竿一樣是肝病,如果很急想新拉的弓弦是死脈。 脾脈柔和,從容和緩象雞踩地一樣。如果像雞抬腳,強急不和是脾病。如過象鳥喙堅硬,言堅銳不柔也。象屋漏滴雨,點滴無倫。又象水流,去而不返的。是皆脾氣絕見到的怪脈,這就是”但代無胃氣“,是脾死。 正常的腎脈,象石頭沉在水底一樣,按上去堅有力。如果沉堅搏牽連象葛藤一樣,是腎病。如果脈象像解繩索一般,數而散,又像彈石一樣,促而堅硬。這是死脈。 這篇講了兩個要點,正常的脈象關鍵在于有胃氣。同時脈對應臟腑和時間有五行對應關系。會跟隨四季而變化。如果稍稍變化,胃氣少了就是相應的臟腑有病,如果沒有胃氣就是死脈。 我是中醫二羊 讀中醫經典,用經典一直在路上, 一個鐵桿中醫腦殘粉。有一味赤色梔子心,胸懷山中藥,愿為熊膽使君子,繼四圣岐黃之術。 中醫是一種愛好,一種態度,也是一種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