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章的人肯定沒有得過抑郁癥,在想當然認為用自身的意志、毅力去對抗,真有這種能力的人還會患上抑郁癥嗎?已經患了抑郁癥的患者心中什么都明白就是無法做到。怎么能對抗抑郁癥呢?只有了解了抑郁癥的發病原因后采取最有效的治療,并在最短的時間里控制抑郁癥狀,治愈抑郁癥。
抑郁癥是有物質基礎的,大腦邊緣系統、下丘腦、蘭斑、扣帶回、海馬回、顳頁皮質等神經元突觸間隙的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三種神經遞質缺乏導致的發生抑郁。這三種神經介質是每個人都有的但必須保持足夠的數量才能維持良好的情緒,可惜它們的生命周期僅有幾天,因此大腦上述部位時刻在分泌,同時也在不停地回吸收喪失活力的神經介質保持足夠量的動態平衡。而產生抑郁的人有其與遺傳相關的性格特征,遇到自已覺得“不愉快的事”容易從負面角度無限放大,引起神經介質的回吸收加快后水平跌得太低于是抑郁來了。
今天完全可以用藥物快速徹底控制抑郁,現在的文章都把抑郁癥妖魔化了,好像是“不治之癥”,這是對抑郁癥的三重神經遞質認識欠缺,故導致治療方法的滯后、好轉甚慢且療效欠佳。患者總覺得在吃精神類藥物,生怕叫壞腦子也怕人恥笑,老把過去治療精分藥物后產生的椎體外系付作用或陰性癥狀聯系起來,故病情好轉后立即想減藥、停藥,愷不知這也是一種慢性疾病,切不可隨意停藥。其實所謂的抗抑郁藥物實質上就是抑制大腦中的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回吸收。
必須認識到抑郁癥是個慢性病,因為性格是無法改變的,神經介質容易波動也是無法控制的,生活中永遠會有這種那種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性格決定了命運,一旦回吸收加快抑郁又來了。故抗抑郁治療或說提高神經介質水平的藥物服用時間長些,不要輕易減減藥、停藥。必須在服藥期間不需提高自已的心理抗挫折能力,增強自信,更不要把別人的錯誤來折磨自己,不斷提高自已的情商:盡快適應環境、溶入環境找到自我得才會開心,不服藥無法做到,服藥后神經介質水平正常了都可以做到只是你愿不愿意努力去培養自己的情商,即社會化能力。
快速強效在幾天內控制抑郁癥的方法盡管多次介紹,但要沖破學術上的習慣勢力必須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故凡有機會我會不斷介紹,只要能使更多的抑郁癥患者盡快擺脫抑郁。我看到不少偶像派科普文章編輯開始向錢看了:專利、付費看文、賣小冊子等這也叫為老百性科普嗎?這和范冰冰之流有什么區別。
2000年偶然發現加用小劑量奧氮首日晚6點先后用1.25mg2.5mg(該藥治療精神分裂癥10-30mg)次日早飯后和任何一種SSRI: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西泰5普蘭1-2片,氟伏沙明4-5片,均能在五天內完全控制抑郁的情緒和心理,各種查不出病因的軀體癥狀同時消失,尤其對安眠藥無效的失眠早醒患者當夜就徹底解放了。廣東省醫學會公布了經2015年4月25日FDA批準的49種超適應癥用藥中之一“小劑量奧氮平聯合氟西汀快速控制抑郁和焦慮”發表在2002年中國醫學導刊第六期。此外上海十二家三甲醫院共同參與發表在中華心血管雜志2006年第十二期“經冠脈造影排除冠心病心絞痛仍有胸痛并伴有抑郁焦慮患者抗抑郁治療效果的觀察”是一個隨機雙盲多中心的臨床研究,對照了聯合治療組、SSRI組和安慰劑量,聯合治療組基本五天內癥狀消失。十八年的臨床經驗證實了這是突破性的治療方式,也同時提出責疑:抑郁癥只是五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兩種神經介質缺乏引起的?應該說是多種神經介質引起的,包括多巴胺的某些亞型。
抑郁癥是癥狀而不是病,因為只要把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三種神經介質水平提高了,與正常人無異況且幾天內就可以全愈,那種病癥在幾天內可以治愈的?因此對抑郁癥偏面認識是該到重新認識、評判、審視的時候了。
20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