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張玲 跟余老師門診時,經常聽到一些小患者家長反映:孩子會突然莫名奇妙的腹痛,到醫院去做了各種檢查,結果什么問題也沒有查出來,腹痛還沒有治療就自己好了,之后再次腹痛...... 有的孩子,平時不怎么愛吃飯; 有的孩子,有明顯的偏食; 有的孩子還有“異食癖”。 有的面色黃、貧血,身體發育不良,個頭矮小...... 小患者的家長都很焦慮、很擔心,于是找到余老師,希望余老師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看,孩子到底患的是什么疾病?中醫有沒有辦法治療? 同時,給小孩子調理調理身體,讓孩子愛吃飯,身體再長高一些,體質再壯實一些。 余老師總結自己三十年的臨床經驗認為:像這種不明原因的腹痛,雖然致病原因也有很多,但最常見的還是,腸道寄生蟲所致的腹痛。 腸道寄生蟲,常見的有蛔蟲、鉤蟲、蟯蟲等。 作為家長如何初步判斷孩子是不是感染了腸道寄生蟲呢?孩子感染哪一種寄生蟲呢?又該如何治療? 余老師辨治小兒腸道寄生蟲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我們總結歸納如下,供家長們參考。 腸道寄生蟲病的常見臨床特征 一、無明顯誘因的突發腹部痙攣疼痛,多是蛔蟲病癥特點 1、孩子接觸到食物后,突發上腹痛、或者臍周痛,常有片刻的煩躁不安,稍后人又安靜了。 2、孩子上腹痛,還伴有惡心、嘔吐。極少患兒,還嘔吐出蛔蟲;或者曾經有大便排出蛔蟲史。 3、其腹痛來得快,去的也快。雖經反復B超檢查,大便蟲卵檢查等,除了缺少微量元素,多查無病因。 附:(蛔蟲腹痛)“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臟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傷寒論》 二、蟯蟲病癥特點 1、因蟯蟲病致腹痛的患兒,多于晚上11點至凌晨2點間,肛周處瘙癢,小孩不自主地用手撓肛門。 2、這個時候,如果家長拿手電筒照亮肛周處,會發現有密密麻麻的小線狀的乳白色的蟲卵在蠕動,這是雌蟯蟲在肛周處排卵。(好肉麻......)
鉤蟲病患兒,常有喜食生米、生豆,或泥土、碎紙等“異嗜癥”,因為食欲不佳,加上鉤蟲吸血,所以患兒多伴貧血、浮腫、營養不良。 四、望診:蟲癥患兒常有如下特點 1、眼睛鞏膜(白眼珠)有藍黑斑點; 2、舌面上多有粗紅刺密集,如草莓舌; 3、下唇內側粘膜處有密集的小紅刺; 4、患兒臉頰有一塊一塊的白斑,大小不等,如白癬(俗稱冷飯斑)、如白癜風;有的小孩手指甲蓋上有小白斑點。 五、蟲癥患兒與食積患兒有部分類似癥狀 腸道有寄生蟲的小孩子,常有晚上睡覺不安穩、磨牙。另外,小兒食積,也易有磨牙、睡覺不安穩、來回翻動。應注意鑒別。 余老師認為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上一至兩點特征,就可以基本判斷孩子是感染了腸道寄生蟲。 為什么去醫院反復檢查大便,卻沒有查到蟲卵呢? 因為腸道寄生蟲,不是每天都在產卵。即便是有產卵,也不是在大便的每一段都有蟲卵存留。現在大部分醫院,只挑取一點點糞便來檢查,那是很難查出蟲卵的。 以前醫院用的是集卵法檢查,所以大便里查出蟲卵的幾率就高很多。 大便集卵法檢查:把小朋友一整天的糞便積存在一起,送給檢驗科,由檢驗科的醫師先把糞便用水稀釋,再用離心法讓蟲卵集中在一起,最后用顯微鏡檢查。 一旦確診或者懷疑孩子有腸道寄生蟲了,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家長自購驅蟲藥給患兒服用。因為目前國內使用的驅蟲藥,是廣譜驅蟲藥,而且是非處方藥,比較安全。患兒家長可以自行去正規藥店購買下列驅蟲藥,按照說明書服藥即可。 1、西藥治療:腸蟲清,或寶塔糖,任選一種,吃一次即可。腸蟲清,2歲以上的兒童,每次兩粒,只服一次。寶塔糖,則須按照說明書服藥。 2、中藥治療:由中醫大夫合理選擇使用。常有的中藥驅蟲藥有使君子、川楝子、川楝根皮,烏梅丸等。 使用驅蟲藥的注意事項 孕婦,不宜服用驅蟲藥! 感冒發熱期間不能服用! 預防再次感染蟲卵的措施 1.不喝冷水,不吃生食和不潔瓜果; 2.飯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3.徹底煮熟食物,尤其是燒烤或進食火鍋時; 4.教育小兒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習慣; 5.最好給兒童穿緊襠內褲睡覺,以防止他們抓撓肛門; 6.定期清洗玩具,或用0.05%的碘液擦洗玩具; I 版權聲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