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頸椎病是現代常見病,很多人喜歡通過按摩來緩解癥狀。需要警惕的是,如果操作不當,不但不能緩解肩頸癥狀,反而會加重病癥,甚至導致截癱和死亡。 27歲的小張和同事到上海一家浴室洗浴,小張請技師做了頸部按摩。技師事后稱:“他輕輕幫小張從左到右扳了一下脖子‘有輕微的響’”。 然而按摩結束沒多久,小張就感到身體不適,繼而無法行走,當晚被送往醫院搶救,第二天經搶救無效去世。 醫生鑒定:按摩導致小張頸部錯位,引發腦梗塞,致中樞神經功能障礙而死。 很多人頸椎不適就喜歡做按摩,殊不知長時間給頸部做按摩,就可能因外力導致頸部血管內膜局部撕脫,而后在血液的沖擊下,撕脫的內膜剝脫入血,形成血栓栓塞遠端血管,從而造成缺血性腦卒中。如果不進行及時恰當的治療,致殘率和死亡率是非常高的。 隨著久坐生活方式及使用電腦人群的增加,目前頸部疼痛成為最常見的臨床主訴之一,大約2/3的人經歷過至少一段時期的頸痛。并且隨著年齡增長,頸椎間盤發生退行性改變,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首先要正確認識頸椎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哪些習慣會導致頸椎病的發生? 1.不良的睡眠體位 不良的睡眠體位因其持續時間長及在大腦處于休息狀態下不能及時調整,則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 2.不當的工作姿勢 大量統計材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強度不高,但處于坐位,尤其是低頭工作者的頸椎病發病率特高,包括家務勞動者、刺繡女工、辦公室人員、打字抄寫者、儀表流水線上的裝配工等等。 3.不適當的體育鍛煉 正常的體育鍛煉有助于健康,但超過頸部耐量的活動或運動,如以頭頸部為負重支撐點的人體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頸椎的負荷,尤其在缺乏正確指導的情況下。 頸椎病有哪些典型的臨床表現? 頸椎病的臨床癥狀較為復雜。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頸椎病的臨床癥狀與病變部位、組織受累程度及個體差異有一定關系。 頸椎病分10級,你到哪一級? 1級:抬頭,感覺脖子酸痛、僵硬。 2級:不止脖子酸痛,牽連至肩膀、后背都有明顯的酸痛、僵硬感。 3級:容易出現睡覺落枕,醒后脖子活動受限。 4級:牽連至胳膊,感覺不得勁、疼痛、麻木,開始出現視力模糊,這一級已經相當嚴重了。 5級:走路發飄,甚至因為脖子活動受限、視力下降等原因導致無法走直線。 6級:脖子、肩膀、胳膊等活動受限,無法正常寫字。 7級:吃飯只能用勺子,無法正常使用筷子。 8級: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腳深,一腳淺。 9級:小便、大便、性功能出現難言之隱。 10級:問題大了,可能連床都下不來。 確診為頸椎病后該如何治療? 發生頸痛后應盡早到正規醫院的骨科或康復科就診,以明確診斷,除外一些可能存在的嚴重病癥,并得到及時、規范的治療。至于是否需要進行診斷性影像學檢查則應由臨床醫生根據患者疼痛主訴的持續時間以及臨床表現來定。 對于診斷明確的絕大多數頸椎病患者,其基本的治療原則是先接受規范的保守治療,無效后再考慮手術治療。一般以口服消炎止痛藥和(或)神經營養藥控制癥狀來開始治療。并在能夠參加時盡快開始一個包括運動療法,物理治療的康復程序。同時酌情選用其他治療方法。對于急性發作期或初次發病的患者,還要注意適當休息,嚴重者更要臥床休息2~3周。 對于脊髓型頸椎病非手術治療無效且癥狀日益加重;神經根型頸椎病癥狀重,影響生活和工作,或出現肌肉運動障礙;以及保守治療無效或療效不鞏固,反復發作的其他類型頸椎病,應考慮接受手術治療。 |
|
來自: 知足常樂5qhbsk > 《頸椎腰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