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中的世貿中心雙子樓) 曾經的空軍領航員保羅·霍夫曼,1960年買下俄勒岡一所教堂的房子后,給這所房子換了一個新名字:俄勒岡研究所。 霍夫曼當時是以實驗心理學博士的身份,在俄勒岡大學任助教,但他一點也不熱愛教學工作,最熱衷的是實驗研究。 他也很討厭大學的那套繁文縟節。 所以等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發給他60000美元補貼之后,他就抵押了房子,拿著這兩筆錢,出來單干了。 總而言之,他那時想做的就是:建立一個智庫,專門研究決策科學。 霍夫曼無疑是一個個性十足,有著遠大的科學雄心和野心的人,但他那時候肯定還預料不到,他的俄勒岡研究所,后來會成為行為決策理論的搖籃,那么著名。 他更預料不到,他早年的一項研究,會在后來的911事件中,拯救那么多人。他1965年攬下的那個活,看上去并不是一個大活。 1965年,紐約一棟辦公大樓的設計師們,遇到了一個難題。租客們給這棟大樓的頂樓出價最高,但建筑師和設計師們卻都擔心它頂不住曼哈頓的大風,會晃晃悠悠,讓租客們產生暈船的感覺。 那些租客都是世界級的,這事關建筑聲譽,和巨大的利益,所以有一天,大樓的設計師就找到霍夫曼這里來了。 到底多大的水平晃動會引起人們注意,造成影響,這之前從來沒有任何數據,這事對設計師們是一個難題,對霍夫曼也是一個難題,怎么辦呢? 于是不久后,俄勒岡州尤金市中心法院對面,珍珠大街800號辦公大樓的一個房間,就突然有一家俄勒岡研究所視覺研究中心掛牌,當地人很快就從報紙上看到了一個廣告:這里可以免費給人做視檢。 免費的事,大家當然都很喜歡,所以看到并需要的人,自然也很快就紛紛登門了。 這家驗光診所看起來跟一般的驗光診所沒什么兩樣,真像是驗光診所,但是來驗光的人進入驗光室不久,就會發現異常,生起氣來。 來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會漸漸發暈,這地方竟像孫二娘的黑店一般。 我怎么感覺站不穩?我怎么感覺是在船上?你是不是偷走了我的地心吸力?等等等等,這其中還有一位孕婦突然憤怒起來,你是在催眠我嗎?這太卑鄙了! 這種質疑剛出現的時候,禿頂但很英俊的“驗光師”埃斯基爾森“醫生”,一般每次都會“假惺惺”地發問:不能吧?是不是懷孕的緣故?是不是……的緣故?他當然想多“騙”你一會兒。 埃斯基爾森本人,其實也暈著呢!他直到苗頭不對,這才會沖著墻上的對講機喊,好了,停下吧,人家發火了。 那藏在背后操縱、觀察、掌握數據的,當然正是霍夫曼。 (從世貿中心大廈鳥瞰紐約) 埃斯基爾森真正的身份,其實也是心理學家,但他的確有驗光師的資質。霍夫曼當時之所以要設計這個“騙局”,是出于這種考慮: 為了完成這個任務,他們需要做一個物理心理學實驗。 這從大層面上講,就是測試刺激的最小可感知量,具體到任務本身,就是測試不同的人,需要多大的房間晃動幅度,才會察覺到,才會產生不良反應。 但是基于心理學原理,這種事一旦預先告知,就會產生心理暗示、期待,讓人產生錯覺,提前感覺到晃動,所以他們就只好用“騙”的方式了。 而他們造成暈船感覺的具體做法,不過是在驗光室下裝一個輪子,利用靜音液壓裝置,讓特制的房間,逐漸搖擺晃動而已。 這場實驗中,霍夫曼他們通過不斷變量,用男人、女人、孕婦、穿高跟鞋者等等,共做了72例測試,他們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可察搖擺臨界值比建筑師們預估的要小10倍。 實驗結果的差距如此之大,建筑師們起先當然非常懷疑,但是等他們自己也來“驗過光”后,就只有心服口服了。 只不過這個重大發現,在當時只讓建筑師們立刻采用了剛性更強的外部支撐部件,卻并沒有公布。因為開發商擔心造成負面影響,早與霍夫曼簽下了保密協議。 (世貿中心廢墟) 更多人當然更不知道,這棟大樓最終完成的結果,就是美國那座著名的“世界貿易中心”。 世貿中心是一座110層,高約415米的雙子樓,1966年開建,1973年竣工,耗資達7億美元,它曾經是世界上最高的雙子塔樓,美國的金融貿易中心,世界上最大的貿易機構,和最大的商業建筑群。 它的名字是1970年起的,也是在1970年左右陸續投入使用,它不但是美國和紐約的驕傲,也是世界建筑史的驕傲,當時自然也沒人能夠想到,這個著名的建筑,會在30年后,瞬間毀掉。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發起的那場撞機事件,號稱“911事件”。 世貿中心強大的抵抗水平荷載的能力,和在每秒117米的最大風力襲擊下,建筑最高點最多偏離25.6厘米的建筑設計,卻到底扛不住兩駕飛機的撞擊,和由此引發的后續爆炸,雙塔在兩個小時內先后倒塌。 這場恐怖襲擊,使2996人遇難,6291人受傷,使美國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美元,全球經濟損害高達1萬億美元,它更給無數人帶來巨大的創傷,絕對是一幕歷史上少見的人間慘劇。 但是霍夫曼的發現和建議,終究延長了塔樓倒塌的時間,讓14000多人得以逃生,歷史也不該忘了物理心理學、行為決策學的巨大貢獻,和這位實際上會讓更多人,更長時代受益的科學英雄。 文 | 九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