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雙子大廈被恐襲瞬間 紐約世貿雙子大廈位于美國紐約的世界貿易中心,是著名建筑師山崎實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大廈耗資7億美元,于1966年破土動工,1972年完成最高層建筑(417米),超越紐約帝國大廈成為世界第一摩天大廈。然而2001年雙子大廈在“9·11”恐怖襲擊事件中倒塌。 今天是9·11事件18周年,借此我們重溫這一被譽為“現代技術精華的匯集”的經典建筑。 世貿中心,也被昵稱為雙子塔,曾作為紐約地標與自由女神像及帝國大廈一較高下,在歷史上也是辨識度最高的建筑之一。世貿中心由建筑師山崎實(Minoru Yamasaki)設計,在1972至1974年間都保有世界第一高樓的頭銜。一直到世貿中心倒塌的不幸事件發生之前,其一直是紐約的主要景點。 原籍日本的建筑師:山崎實(1912.12.1 - 1986.2.7) 世貿中心旨在推動國際貿易,同時作為紐約及新澤西大都會區的經濟催化劑。山崎實表示建筑的外形象征著世界和平,作為溝通、信息、親近、面對面的便利交流平臺,服務各領域的商業金融人士。 1962年紐約市政當局發函詢問山崎實是否有興趣接下一個預計280,000,000美元的項目。建筑師猜測市政局大概是不小心多加了一個零,因為他覺得以他事務所僅有55人的規模將無法完成如此大規模的建筑。然而,山崎實最終仍然從備選名單中的40名建筑師中被選中設計世貿大廈。受委任項目之后,山崎事務所與有80名員工的Emery Roth & Sons事務所共事,直至世貿中心完工前,事務所都將主要心力投入其中。 世貿中心項目之大,足以會顯著影響曼哈頓下城的城市脈絡,因此整體布局非常重要,山崎實事務所甚至為這個超級摩天大樓設計了超過一百種平面方案。 在大樓的建筑方案、區域規劃等敲定后,世貿中心于1966年正式開工。 世貿中心大廈雙塔呈正方形,塔柱邊寬約63米。大樓采用鋼結構,用鋼約7萬8千噸,樓的外圍有密置的鋼柱,墻面由鋁板和玻璃窗組成,有“世界之窗”之稱。大樓有84萬平方米的辦公面積,可容納5萬名工作人員,同時可容納2萬人就餐。樓中共有電梯104部,地下有可供停車2000輛的車庫,并有地鐵在此經過設站。第107層是望廳,極目遠眺,方圓可及72公里。一切機器設備全由電腦控制,被譽為“現代技術精華的匯集”。 世貿中心于1973年竣工,歷時7年,總項目花費7億美元。雙子塔由于其極端的大體量而受到批評。山崎實對此表示理解,巨型項目起初往往因其改變了現存的和諧的天際線而被詬病,直到公眾慢慢熟悉它的存在之后才會逐漸被人所欣賞。為澄清雙子塔給人帶來的“反都市”的錯誤印象,山崎實解釋由于曼哈頓人口的密度極高且寸土寸金,在垂直方向上取得更多空間不僅僅是必須的,更創造了解放地面的機會,提供急需的公共空間。他指出建筑師的職責在于在設計中充分考量人的尺度,從而最大化地使用都市空間。 雙子塔最終在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中作為首要目標被摧毀。世貿中心的遺址現在被稱為“歸零地”(Ground Zero)。 紐約世貿中心遺址 世貿中心是山崎實最著名的作品,是山崎實對新形式主義的貢獻。 世貿中心作為一棟突出的摩天大樓,也是國際貿易以及和平的重要象征,世貿中心曾以其高度主宰了曼哈頓的天際線。在將近30年當中世貿中心都是紐約市的地標以及曼哈頓下城的重要景點。隨著新紐約世貿大廈在曼哈頓拔地而起,紐約以其全新的面貌來銘記世貿中心曾經輝煌的過去。 紐約原世貿中心大廈 紐約新世貿中心大廈 自由女神左側為新世貿中心大廈,右側兩道光束為原世貿中心大廈遺址 項目圖紙 截面示意圖 標準層平面圖 場地平面圖 建筑師:Emery Roth & Sons, 山崎實事務所 地址:美國紐約市 類別:辦公設施 主創建筑師:山崎實 建筑面積:12000000.0 平方英尺 項目年份:1976 攝影師:Flickr user Beija, Flickr user David Farquhar, Robert Paul Van Beets/Shutterstock, Flickr user Marc Ehrich, Flickr user Tom Harpel, Flickr user David Ohmer, Flickr user Wally Gobet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