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之中點。 經屬:任脈,是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氣會膻中心包募穴。被擊中后,內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是心包經經氣聚集之處,此外,一身宗氣也匯合于此穴。 膻中有理氣開胸、降氣通絡之功,多用于治療心悸、氣短、胸悶、胸痛、乳腺增生、咳嗽、哮喘等心肺疾病。 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脛前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操作方法為直刺1~2寸。 文獻摘要概況古今大量的實踐都證實,足三里是一個能防治多種疾病、強身健體的重要穴位。足三里是抗 衰老的有效穴位,經常按摩該穴,對于抗衰老延年益壽大有裨益。 涌泉 涌泉,是指水由下向上冒出,不作高噴,稱為涌泉。《公羊傳·昭公五年》:“濆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何?涌泉也。 在足心凹陷處。平時按揉有助于治療咽喉腫痛、頭痛、眩暈、高血壓等。由于此處最敏感,刺激后有開竅蘇厥、回陽醒腦的特殊功效,若發現有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可給予該穴位強刺激,按揉50~100次。 關元 位于肚臍下三寸,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臨床上常用來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如遺尿、陽痿、泄瀉、帶下、不孕不育、閉經、產后腹痛等。可用擦法,以透熱為度,每日1~2次;或艾灸,每次10~15分鐘,每日1次。 《難經》將下丹田(也就是關元穴)比喻成是“性命之祖,生氣之源”,認為它是“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陰陽之會,呼吸之門,水火交會之鄉”。 所以,歷代的養生學家對于保養丹田的元氣都非常的重視。 中醫認為,關元穴是人體元氣進出的關卡,一切能量的調用都要在這里進出,所以,關元穴可以補益下焦、固本培元,一切元氣虛弱導致的疾病都可以通過按摩或艾灸關元穴來進行調整。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按揉和震顫關元穴,能夠通過調節人體內分泌,從而達到治療生殖系統疾病的目的。 三陰交 三陰交穴,十總穴之一。所謂“婦科三陰交”,顧名思義此穴對于婦癥甚有療效,舉凡經期不順,白帶,月經過多,過少,經前癥候群,更年期癥候群等,皆可治療; 又此穴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因此應用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
|
|
來自: 昵稱36224542 > 《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