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墨香 每天早7:00 推送中醫藥干貨盛宴 // 喜歡就置頂我,方便您找到我杏林墨香 學習《傷寒論》抓住十二湯方系 前輩路遇平收有不少弟子,遙從者更多,被稱滿庭芳。他曾對學生說,攻讀《傷寒論》要抓住其中看點,一是桂枝湯系統,二是麻黃湯系統,三是柴胡湯系統,四是白虎湯系統,五是四逆湯系統,六是承氣湯系統,七是梔子豉湯系統,八是半夏瀉心湯系統,九是陷胸湯系統,十是茵陳蒿湯系統,十一是五苓散系統,十二是黃芩湯系統(包括葛根芩連湯、黃連阿膠湯、大黃黃連瀉心湯、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辨證加減施治法。 除流行性熱病,還能醫療其他內科雜證,約百種在掌握之中,根據臨床表現、個人經驗,確定君、臣、佐、使,不必套用書內的排列、劑量,切勿亦步亦趨、按圖索驥,此乃大忌。老朽也常遵而行之,受益匪淺。 整理《傷寒論》須以方列癥或以癥帶方 老朽之父的同窗路遇平,精通中醫經典,喜讀《傷寒論》,閱歷廣泛,善于分析研究。他認為大論內錯雜之文太多,反對墨守六經學說,因其陰陽、虛實、表里、寒熱界線不清,相互混淆,應重新編次,最好以方列癥,或以癥帶方,才能綱舉目張水凈沙明。 他曾講書中良方約占四十首,運用得當主挽沉疴,舉小青龍湯為例,凡外感風寒無論哮喘與咳嗽,皆有療效,對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會發揮顯著作用,在量上要掌握火候,以哮喘為主,增加麻黃、細辛,以咳嗽為主,增加白芍、甘草、五味子,痰多增加半夏,寒邪偏重增加桂枝、干姜助力溫化。常開麻黃6~12g、白芍6~15g、細辛3~9g、干姜6~15g、桂枝6~15g、半夏6~12g、五味子6~15g、甘草6~12g,每日1 劑,水煎分3 次服,證情較重亦可6 小時1 次,連飲不停,痊愈方止。 版權聲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