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重點表現景物及其水面全景的照片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表現出畫面整體的通透感,以及水面倒影的清澈感。對于本例的照片素材,由于拍攝時間較晚,照片存在嚴重的曝光不足問題,因此首先要對整體的曝光及色彩進行初步的處理,然后再冷調的天空以及暖調的云彩進行分色處理,以突出二者的對比。
同時,還應該通過添加光源、提高立體感等方式,讓畫面的明暗對比更加均衡。要注意的是,由于本例的照片需要做較大幅度的提亮處理,因此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噪點,因此在最后要適當對照片進行降噪處理。

原始照片

效果照片
1.打開素材“8.5-素材.CR2”,以啟動Camera Raw軟件。本例的照片需要從曝光、色彩及其相關細節進行多方面的調整,因此在調整前,我們先根據照片的類型選擇一個合適的相機校準,從而讓后面的調整工作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相機校準”選項卡的“名稱”下拉列表中,選擇“Camera Landscape”選項,以針對當前的風景照片進行優化處理,這對后面所做的其他曝光及色彩調整處理都會有影響。

由于當前照片存在較嚴重的曝光和色彩問題,很難通過一次性的調整得到滿意的結果,因此我們先對照片進行基本的曝光與色彩調整,以確定大致的調整方向,然后再針對各部分的問題進行深的調整,這也是在調整大型的或較復雜的照片時常用的一種處理方式。
3.在“基本”選項卡中,分別拖動中間區域的各個滑塊,以調整照片的曝光、對比度等屬性。


對于現有的結果來說,在曝光方面仍有較多的問題,例如缺少高光、暗調過多,導致畫面顯得非常灰暗,但其中間調已經基本調整到位,如果繼續提亮,會損失一定的細節,因此這里就以調整好中間調為準,然后在此基礎上繼續進行美化處理。除了上述對曝光的基本處理外,下面再來對照片細節的立體感進行提升處理。
4.在“基本”選項卡中,向右側拖動“清晰度”滑塊,以提高細節的立體感,尤其是云彩部分,此時的立體效果會更加明顯。


下面再來調整照片整體的色彩,使其整體趨向于暖調效果。但要注意的是,這并不是我們最終需要的效果。為了讓照片更富于對比和變化,我們會在后面將天空的局部區域調整為藍色,但整體仍然是以暖調為主,因此這里的調整主要是確定照片整體的色彩方向。
5.在“基本”選項卡中,分別調整上方的“色溫”與“色調”滑塊,直至得到較好的暖調色彩效果。


在原照片中,畫面顯得較為朦朧,看著像有霧氣一樣,下面就來對其進行處理,使畫面顯得更加通透。
6.選擇“效果”選項卡并向右拖動Dehaze滑塊,直至得到滿意的效果為止。


Dehaze可譯為“去霧霾”,是Camera Raw 9.1版本新增的一項功能,它在抽取、提升被籠罩畫面細節方面的作用還是非常強大的,因而可以輕易的將當前照片調出極佳的通透感。
在前面處理時就已經提到過,本例最終是希望云彩與空白的天空處有一定的對比,最為常見的就是暖調的云彩與冷調天空之是的對比了。通過前面的處理,云彩已經基本調整為暖調效果,因此下面將利用漸變濾鏡將天空的空白處調整為冷調效果。
7.選擇漸變濾鏡工具,按住Shift鍵從上向中間地平線處拖動,以確定調整的范圍,然后在右側設置適當的參數,直至讓沒有云彩的天空變為藍色為止。


在本例的照片中,水面上具有較為明顯的天空倒影,因此在將上方天空調整為冷調效果后,下方水面倒影中對應的區域也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整。當然,由于水面倒影相對較暗,因此不用追求天上方天空的色彩完全一致,只要在色調上調整出基本統一的效果即可。
8.按照上述方法,再在下方的水面倒影中從下向上創建一個漸變濾鏡,并適當設置其參數即可。


至此,照片的色彩方向、各部分的色彩效果都已經基本確定,但在細節上還有待進一步的調整,下面就來分別進行處理。
9.選擇“HSL/灰度”選項卡中的“色相”子選項卡,并向左側拖動“藍色”滑塊,從而讓照片中冷調的天空變得更為純粹。


10.繼續選擇“飽和度”子選項卡,分別對照片中的暖調及冷調的色彩進行提高飽和度的處理,從而讓照片的色彩變得更加鮮艷。


此處提高飽和度的處理,如果希望簡單、快速的進行調整,也可以在“基本”選項卡中調整“自然飽和度”和“飽和度”參數,但這樣是對整體進行調整的,可能會出現部分顏色過度飽和的問題,而本步所使用的方法,是分別針對不同的色彩進行提高飽和度處理,因此更能夠精確拿捏調整的尺度,讀者在實際處理時,可根據情況需要選擇恰當的方法。
對于當前的調整結果,在色彩及飽和度方面已經基本調整到位,但仍然存在色彩亮度不足的問題,下面就來對其進行處理。
11、選擇HSL/灰度”選項卡中的“明亮度”子選項卡,并分別拖動各個滑塊,以分別調整照片中暖調與冷調色彩的亮度,直至得到滿意的效果為止。


在本例的第1步中就得到過,照片中缺少一個高光部分,這也直接導致了照片整體顯得較為昏暗,視覺效果不佳,因此下面就來充分利用RAW格式照片的寬容度,手動制作一個高光,也就是模擬太陽即將落山且被云彩擋住的明亮效果。
12.選擇徑向濾鏡工具,以地平線中間偏上位置為中心,繪制一個徑向濾鏡,并在右側設置其參數,使該區域變得明亮起來。


通過上一步的處理后,照片中已經擁有了一個模擬太陽余輝的明亮高光,但就整體來說,這個高光顯得有些突兀。從常理上來說,如此明亮的光照下,其周圍卻非?;璋?,尤其是地平線附近的位置,應該會受到光線的影響變得更加明亮一些,下面就來解決此問題。
13.按照上面的方法,繪制一個覆蓋地平線附近的徑向濾鏡,并設置適當的參數,以提高地平線附近的亮度,使照片變得更加真實。


通過前面的操作,照片已經基本處理完成,但在細節、顏色等方面仍有一些不足,因此下面來將照片輸出為JPG格式,然后在Photoshop中進行修飾處理。
14.單擊Camera Raw軟件左下角的“存儲圖像”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適當設置輸出參數。

本例是將導出的尺寸限制為2000*2000px,也就是說,導出的照片最大寬度或最大高度不會大于2000px,而不是指導出為2000*2000px尺寸的照片,導出的照片將是與原照片等比例的。
15.設置完成后,單擊“存儲”按鈕即可在當前RAW照片相同的文件夾下生成一個同名的JPG格式照片。
提示:如果導出的JPG格式照片有重名,軟件會自動進行重命名,不會覆蓋同名的文件。
16.在Photoshop中打開上一步導出的JPG格式照片,單擊創建新的填充或調整圖層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可選顏色”命令,得到圖層“選取顏色1”,在“屬性”面板中設置其參數,從而對照片中的冷、暖色彩分別進行一定的潤飾處理。



下面將通過繪圖并設置混合模式的方法,為陽光周圍增加更多黃色,使其暖調效果更加強烈。
17.新建得到“圖層1”,設置前景色的顏色值為fffe1f,選擇畫筆工具并在其工具選項欄上設置適當的畫筆大小等參數,然后在太陽周圍處進行涂抹。

18.設置“圖層1”的混合模式為“疊加”,不透明度為67%,使上面涂抹的圖像與照片融合在一起,從而增強其暖調效果。


在本例中,由于原始照片較為昏暗,因此在進行大幅度的提亮處理后,照片中不可避免的顯露出了一些噪點,對于本例的照片,主要用于網絡展示,因此在縮小至最大寬度為2000像素以內時,只有少量較明顯的噪點會顯示出來,因此下面只針對這部分噪點進行處理。
19.選擇“圖層”面板頂部的圖層,按Ctrl+Alt+Shift+E鍵執行“蓋印”操作,從而將當前所有的可見圖像合并至新圖層中,得到“圖層2”。
20.選擇“濾鏡-模糊-表面模糊”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置參數,直至將外部噪點較明顯的區域模糊掉為止。


下面來利用圖層蒙版功能,將中間部分的主體圖像重新顯示出來。
21.單擊添加圖層蒙版按鈕為“圖層2”添加圖層蒙版,設置前景色為黑色,選擇畫筆工具并設置適當的畫筆大小及不透明度,在中間的主體圖像區域涂抹以將其隱藏即可。
22.按住Alt鍵單擊“圖層2”的圖層蒙版,可查看其中的狀態。


5950分鐘全中文原創視頻,助您快速掌握后期技術!
內容覆蓋6大后期軟件講解,其中包括Photoshop CC 2018、Lightroom Classic、Camera Raw 10.3等最新后期軟件講解。此外,講解了調整照片曝光、色彩、二次裁剪構圖、更換天空水面、人像修飾、銳化、去噪點、HDR、全景合成、多重曝光、高對比黑白、散焦、移軸、夢幻合成、星空、銀河、RAW照片處理、摳圖等不同技法的數百種后期技術。所有案例合計300多個,U盤的內容之豐富、效果之廣泛,在同類產品中無出其右!您可直接點擊下圖查看攝影后期學習U盤或在淘寶中搜索 “好機友攝影 ”,然后單擊“店鋪”。

5380分鐘全中文原創視頻,助您快速掌握攝影前后期!U盤內容覆蓋攝影審美、相機操作、曝光理論、構圖用戶、題材拍法、手機攝影等必學理論知識。此外,還講解了Photoshop 2019、Photoshop 2018、Lightroom 2018、Camera Raw 10.3等必學后期軟件!可單擊下方表格相應機型詳細了解相關內容,也可在淘寶中搜索 好機友攝影 ,然后單擊“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