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孩子不上課外班還總是考得好?為什么我每期都報了課外班成績還是不咋地?經常有家長這樣問我,其實家長的潛臺詞是為什么我的孩子上了那么多課外班還沒有考到前幾名呢?
那么,首先我們要厘清一個概念,上了課外班不等于成績就保證有飛躍?,F在的大環境,沒上課外班的可能不多了,小學差距不大,學習內容簡單,上不上課外班,只要課內認真學習,考試成績都能上90,100的也比比皆是。但是到了中學,校內培優校外培訓,平時有語數英物化,考前有生地史政沖刺,各種一對一、精品小班、線下線上,誰不都會報一兩個?你又怎么能脫穎而出呢? 家長們給孩子們報各種課外班,認為孩子上了課外班就會成績提高了,但是有些家長會發現,一期一期下來,中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有的孩子上課瞌睡,有的孩子走神,這樣的學習態度如果能出成績那我都覺得是對認真學習的同學極大的不公平啊!所以作為家長,我們必須知道,課外班是一個工具,而不是考前的“因”。在大家都在培訓的前提下要想得到出成績的“果”,我們必須找到其他優秀生的“因”,簡而言之,要想學習效果大,不僅僅是上完課外班就萬事大吉了,有幾點是非常重要的。
知識學習的牢固扎實 簡單地說,就是做好課前預習,課后認真完成作業任務的習慣。這個需要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預習的習慣,上課認真聽課的習慣,課后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復習的習慣,還有建立錯題本的習慣等。尤其是建立錯題本,是很多優秀生以及不少名校老師推薦的方法,但錯題本并不是所有錯題都要抄上去,有些重復勞動需要精簡和歸類,同類型的錯題整理2、3道就差不多了。錯題本抄上去了也不要束之高閣,考前復習一定要拿出來重新過一遍,錯過的題型確保不再二次犯錯。 理解力、領悟力 僅僅會一些比較簡單的題,在考試中是不可能考到班級、年級前列的,在初中階段,想考A必須在簡單題和中等題上確保基本不扣分,壓軸題還要想辦法做出一小問。所以要想考出優秀成績,必須要敢于挑戰難題,挑戰難題自然需要很強的理解力和領悟力作為支撐了。同時,要善于反思和總結,對課堂筆記和錯題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做進一步提煉,要思考每一個題錯的點在哪里?究竟為什么錯了?錯誤的背后究竟是什么知識點或者能力點沒有掌握等等。搞清楚以后,再針對問題,進行訂對,改正。 敢于開口 很多同學存在這樣一個問題,明明有些知識點和題目一知半解、模模糊糊,但家長每次詢問,孩子們都說聽懂了,會了,但實際上自己卻沒有底氣。所以同學們一定不要自欺欺人,課上聽懂了絕對不等于課下會做題了。課堂上和作業中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積極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不要不好意思,逃得了一時,逃不過考試啊,等問題積累了一大堆,想再補上來就成倍的難度了。 極其自律 其實惟楚君作為一個家長不懷疑很多同學的上進心的,自己女兒也經常定一些目標,也很想考出優秀成績。然而,最要命的是,“堅持”兩字是同學們學習成效差異大的關鍵,而非常優秀的同學往往是極其自律的。他們能夠按照自己既定的計劃,逐步推進,步步為營,直至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但有些同學光有想法和計劃,但不能落實,或者不能持續的按照計劃執行,這就體現出了不同孩子的自律能力和內心覺醒能力。 學霸足夠自律,又會會總結學習方法的,她們應對課內學習確實不需要課外補習。那么,是不是課外班就沒有作用了呢?當然不是,有的同學上課外班是夯實基礎,有的同學上課外班是拓展拔高,課外班最重要的是給你講每一個科目學習的方法。簡單地說,就像爬山,你也可以自己爬,但是你不知道從哪條路最好爬?距離最短?所以,你需要一個向導,而課外班的老師就是向導,她會帶領你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爬到山頂。
最后,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為什么有的孩子不上課外班還總是考前幾名?因為他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極其自律又非常善于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