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聽過塞翁失馬這樣一個小小的寓言故事,意思就是說一個人有一天馬丟了,很多人說未必是壞事,然后帶回來一群馬。 很多人說未必是好事,他的兒子騎馬摔壞了腿。很多人說未必是壞事,征兵的時候他的兒子,不用去當兵。就是通過這樣一個小小的寓言故事,講的就是很多福禍相依的一個事情,這也是很多人在生活中所痛苦的一個點。 老子在《道德經》中的第58章,其中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這句話的意思很多人都明白,叫做災禍,幸福就陪伴在他旁邊。幸福,災禍就給辦在他旁邊,也不知道變化是什么樣的。 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哲學命題,這個在很多哲學課上,很多人都強調過這樣一個理念。而且這一句話在大多數的一個人生狀態上都體現到了。意思就是災禍和幸福是相依相伴的,無法脫離而單獨存在著,或許幸福的背后就潛伏著災禍。 但是災禍并不是永遠存在的,災難的另外一邊陪伴的也是一個幸福,這個教會我們的就是用平靜的心態去面對幸福和災禍,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才是人生最大的一種境界。 比如說,老子在之前的文章中就一直在說,人要用一種低調謙和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的事情。因為就是不知道災禍和幸福,哪一個會陪伴在她旁邊。并不知道明天迎來的是驚喜還是低谷,或許你在今天趾高氣揚,特別的傲氣,但是明天的時候說不定,倒霉的就是你。 如果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之下,反而會讓自己落得一個難堪,但是如果你用一種低調謙遜的狀態去生活的時候,哪怕有一天,到低谷的時候,你保持一個堅強的毅力,仍然能夠面對和生活中的很多困境。 還有這樣一個理念,就是人生高高低低起起伏伏,三起三落活到老人的一生,有太多的不確定和未知,有的時候,幸福和災禍隨時都會降臨。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之下,就要有一種淡定的心態去面對人生。 在我們之前就聊到過一個詞,叫做物極必反,樂極生悲。這些詞表述的都是福禍相依的一個狀態,很多事情,當你太過于傲嬌,太過于高傲的時候,你的這種情緒反而會給自己招來災禍。 比如說一個人在生活中物質情況,達到一定滿足的時候,這個人十分的高傲。并沒有壓抑住自己內心的狂喜,在這個時候反而因為他的這種情緒,而給自己引來了一些災禍。 很多事情,大部分人都很難把控本質和情緒上的一個同等關系。比如說你的這個事情值得開心,但是當你因為這個事情狂喜,超出了這個事情該有的一個情緒范圍之后,這個情緒不受控制,便會引發一些災禍。 更多的需要的是控制自己的脾氣,情緒,用一種中和的態度,用低姿態的狀態去面對這些事情。這才是人生一個大的境界,這是老子在道德經中福禍所依中,強調的最重要的一個觀念。
|
|
來自: 果果w65k9gp8te > 《道徳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