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生活中,喝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很多人都把喝茶作為自己的興趣愛好。據悉,我國成年人喝茶比例為45%,他們中有人是喜歡茶的味道,有人則是為了養生。 眾所周知,茶葉具有卓越的三抗(抗輻射、抗氧化、抗腫瘤)和三降(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的保健功能。許多茶友就是靠“喝茶”躲過了歲月的殺豬刀,在一眾肚子發福、滿臉褶皺的同齡人中脫穎而出。 不過有的人雖然天天喝茶,但茶葉對于他們也就是一片葉子而已。 管他什么紅茶白茶黃茶綠茶黑茶,什么工藝產地品種味道,只要是葉子,泡上水能喝就行了。殊不知,喝茶雖好,不恰當的飲茶習慣卻對身體有害無益。 誤區一 喝頭遍茶 由于茶葉在栽培中會受到農藥的污染,生產,包裝,運輸存放過程中,很容易遭受到霉菌的污染。 人在喝頭一遍茶水時,會容易喝進霉菌等污染物,所以頭遍茶有洗滌作用,應棄之不喝。 誤區二 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可稀釋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快點水的吸收率,這是茶葉中的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發頭暈、手腳無力等癥狀。 誤區三 喜喝新茶 很多人在購買茶葉時,都會選擇新廠,覺得新茶一定比,比陳茶的口味好。 其實新茶中含有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等物質,對人的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發胃病,所以新茶盡量少喝。 誤區四 發燒喝茶 在發燒時是不能飲茶的,因為茶中含有茶堿這種物質,可以升高人的體溫。 發燒的人體溫比正常人要高,是需要降溫的,所以發燒的病人一樣忌茶。 誤區五 飯后喝茶 餐后立即喝茶,容易使食物中的鐵元素發生反應,很難溶解。 時間一長容易引起人體缺鐵,甚至誘發貧血癥。 誤區六 一成不變 一年四季節令氣候不同,喝茶種類宜做相應調整。 春季宜喝花茶,花茶可以散發一冬淤積于體內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生發; 夏季宜喝綠茶,綠茶性味苦寒,能清熱、消暑、解毒,促進消化、防止腹瀉; 秋季宜喝青茶,青茶不寒不熱,能徹底消除體內的余熱,使人神清氣爽; 冬季宜喝紅茶,紅茶味甘性溫,含豐富的蛋白質,有一定滋補功能。 說了這么多喝茶的誤區,我們到底該怎么喝茶呢? 茶葉的“六大類別”、喝茶的“三種境界”,你又知道多少呢? 紅茶性溫、白茶性涼、綠茶性寒…… 茶,不單與茶具息息相關,更和人的體質品性關系匪淺。 多喝茶不如會喝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