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近代史,李鴻章的功與過,似乎爭議最大。言鞠躬盡瘁者有之,大罵賣國賊者亦不乏。封面是李鴻章與俾斯麥的合影,越是發人深思。 1李鴻章與晚晴四十年 雷頤本書以李鴻章的奏折和私信為底本,從為官、外交、洋務等三個方面對其代表性遺著進行了深刻的詮釋,全面分析了事件背 景、深層目的、措辭技巧等,客觀公允。對于無暇通讀《李文忠公全集》的人來說,應該是一本較好的讀物。 2李鴻章傳 羅伯特.道格拉斯本書作者是與李鴻章同時代的英國駐華外交官,是西方最早的李鴻章傳記,成書于1895年(距李鴻章去世尚有六年),記錄了李從鎮壓太平天國崛起到簽訂《馬關條約》近50年的宦海生涯。 書中多取材于當時公開資料,并夾雜大量作者觀點,尤其是對 李鴻章等滿清重臣人格及重要事件的評價。由此,我們看到滿清政府及其代表人物在外國人眼中到底是什么樣的存在。 3李鴻章傳 梁啟超“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對梁啟超的生花妙筆佩服的五體投地。作為維新運動的重要代表 ,作者把李鴻章同古今中外如霍光、諸葛亮,秦檜,曾國藩、張之洞、俾斯麥、伊藤博文等做了對比,指出李鴻章雖有鞠躬 盡瘁死而后已的決心,也能忍辱負重,但由于沒有長遠眼光,只能遺憾收場。 梁啟超此書,而又何嘗沒有時運不濟,豎子成名的酸醋呢?個中滋味, 說與誰知。 4李鴻章傳 苑書義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大陸地區出版的第一本關于李鴻章的學術性傳記,該書旁征博引、史料豐富,立場鮮明,整理了大量的 史料。 三本傳記,三個視角,漩渦歷史中的李鴻章,橫看成嶺側成峰。 |
|
來自: 老駱駝4753 > 《人物與史記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