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去年畢業開始工作了,每周一至周五,辦公室文員,周六日休息。 看到朋友的時間比較寬松,我就和她提議多看一些書,在職場中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朋友滿不在乎地說,現在誰還看書呀!在學校里學的知識已經能解決80%的工作了,剩下的即便不會,看書也來不及解決問題。 再說了,上學時天天看書,已經夠辛苦了,好不容易現在解放了,當然要多休息呀! 我繼續問他,那周末的時候,你通常會做什么事情呢? 周末的時候,一覺睡到自然醒,點個外賣,逛街、看電影、追劇呀! 想要再勸勸朋友多讀書,就是不知道怎么更有說服力。 直到遇到了日本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郞,他的書——《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寫出了我心里想勸說的話。 讀書有什么好處?茂木健一郞說明了以下四點好處: 好處1 讀書越多,看世界的角度越高好處2 要鍛煉大腦,讀書是首選好處3 做生活的“預防針”好處4 讀書是一件單純的“酷事” 在觀看《朗讀者》這檔節目的時候,刷新了對董卿的認識。一開始,以為董卿只是一個春晚節目的主持人,在節目中盡管主持得好,但是主持詞基本都提前準備好,而且彩排很久了,并沒有什么過人之處。 在追完了一期又一期《朗讀者》后,發現一個主持人最厲害的除了能把控舞臺,更重要的是能夠在適宜的時機給出恰到好處的回應,而董卿的回應就顯得極具智慧與博學。 比如有一期,董卿在節目中說到了清代張潮的《幽夢影》中的“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肌膚……” 還比如董卿提到了顧城的《門前》中的句子: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直到現在,這兩句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子里,也正因為這樣,我專門去購買了《幽夢影》來閱讀。 而董卿這樣的表現,遠不是一日之功,每年夏天,董卿的父母都會給她列書單,她也在家里閱讀大量的書籍。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積累,在日后的職業生涯中,董卿才能一步步從浙江衛視進入上海衛視,最終進入中央電視臺。 你的眼界有多大,你就能接觸到多高的世界,善于在別人輕松時學習,才能在關鍵時刻綻放光芒。 人們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生活中,如果有一個孩子喜歡漫畫、電子游戲、動畫,家長通常會很著急,擔心未來這個孩子不喜歡學習或者因為這樣的愛好耽誤學習,于是總是阻止孩子玩這些動漫、電子游戲等。 這樣所產生的后果,時常是家長焦慮萬分,孩子悶悶不樂。 日本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郞在他的書《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中解釋了這一現象:這樣一群奇異、偏執、不可理解的人被稱為“御宅族”。 御宅度,廣義上講是指熱衷于亞文化,并對該文化有極度深入的了解的人;狹義上是指沉溺、熱衷或博精于動畫、漫畫以及電子游戲的人。 在茂木健一郞看來,御宅族的人個個充滿自信,擁有熱情。因為不管喜歡的對象是什么,他們都可以在上面付出足以令外人詫異的大量時間、金錢和精力。 做一個“御宅族”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盡管他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然而通過對這一領域的探索,他也可以了解到世界之大。 茂木健一郞在《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中寫到:為了做御宅族,就必須不斷地堅持學習,再辛苦的路程也必須走下去。讀書是永無止境的,世界如此之大,正如我不甚了解日本史一般,即使可以斗志昂揚地堅持閱讀,自己無法企及的地方永遠還有千千萬萬。 在今天,就業的范圍比過去不知大了多少倍,各行各業需要的人才也更多,所以家長大可不必擔心自己的孩子孤僻、與世界接觸不多,或許正是因為您對孩子興趣的尊重與支持,才有了他別具一格的未來。 我的母親,二十幾年前,代了一個上三年級的小男孩,這個小男孩在我們這個偏僻閉塞的地方,因為自己從小喜歡讀書,竟成為了當地一個傳奇的人物,因為在那幾十年很少出名牌大學生的歲月里,他考入了清華大學。 這個小男孩,在一年級的時候就酷愛讀書,每天下課的時候,他就自己安靜地坐在教室里讀書,過去,下午5點就放學了,學生們開始陸陸續續地回家,因為都是一個村子里的學生,有一些孩子放學會在學校玩一會兒才回去。 一天,一年級的那位老師看到校園里沒有玩耍的學生了,教室里也安安靜靜的,以為所有的學生都回家了,就鎖了教室門。 直到晚上家長找來學校的時候,才發現孩子沒有回家,匆忙打開教室門,發現那小男孩還安安靜靜地看著書,絲毫不知發生了什么事情。 我母親還有一些學生,在后來創業、從落后的鄉村定居上海,細分析他們成功的原因,發現有一個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些孩子都極其喜歡讀書! 也總有無數人問:都說讓多讀書,我進了書店,都不知道該買什么書! 日本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郞在《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中提到了一個關鍵詞——各個領域的“冠軍”。 如果你不知道讀什么書,那就不要給自己設限,去按行業領域閱讀; 如果你不知道哪本書值得閱讀,那就去搜索某一個行業領域里評價最好的一本書; 如果你覺得不知道書里哪些內容重要,那就把對你有感觸的話記錄下來。 為什么我說讀書不要給自己設限呢? 在2018年的時候,我學習了理財課程,對于一個語文老師來說,學習理財未免有些吃力。 在一開始的時候,也沒有想過一定要達到什么目標,只是覺得盡力,能學到哪算哪,但是等整期課程學完,理財的一個思路忽然解決了我教育中的一個困惑:學生為什么寫作業的時候拖延。 這就是不設限的好處,不同的知識可以觸類旁通,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面,學習知識不是單純去學習,而要學會運用。 即便是熟悉的事物,也要學會運用。 比如,遇到一個爭執,以往會急赤白臉的去辯論,如果你恰好閱讀了思維類的書籍,你就會明白思維上的差距;如果你恰好閱讀了情緒梳理方面的書籍,你就會明白,起因導致的直接后果是A而非現在辯論的B。 這就是運用的好處! 閱讀一本書籍,只有經歷了閱讀、吸收、運用這樣的環節,才能對自我起到一個提升修正的效果,書籍是無言的教育家! 在最后,謹以茂木健一郞在《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中的“一個人讀過多少書,就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自由地旅行”送給走在閱讀路上的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