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一: 很多企業待遇不好,住宿環境差,管理人員素質差。多數公司的老員工欺負新員工。大學生以為自己的文憑高,工資低了,管理差了,我不愿給你干。寧愿不上班。上司管理差,素質低的我直接辭了,上次我去某知名火鍋店包吃包住4500左右。節日假日有5000。其實相對來說比工廠好。但我不喜歡那個管理的,以為自己是個小組長多牛逼。經常罰款看不慣,在群里說了他,他被經理罵了以后,撈不到錢,就處處針對我。我又投訴他。反正他在店里應該是沒有辦法升經理的。幾千塊在那都能找到工作。 網友二: 我一個80后工作8年的人來說說吧,第一,專業的供求量問題,專業人少,需求量大,那學歷再低也有人要!比如我同學重點本科化學,畢業化工廠三班倒,眼睛發黑。弟弟大專室內設計,老板賞識還有女孩倒追。求哥哥心理陰影面積。我就是化學的。被調劑,苦不堪言。我同學采礦工程,就業率100%,大二可以簽約,區別他專業人少啊!化學超多,幾乎每個學校都有,但發展卻是早已進入平臺期!需求飽和,人才過剩! 第二,學校專業內容脫節,和市場不接軌;第三,大學生四年很多人不努力,專業知識雖然脫節,但還是衡量專業能力的標志。 網友三: 一,招聘標準要求水漲船高。大學擴招后,私企老板們眼光也高了許多。很多崗位,明明大專生就能滿足要求,老板偏偏要求二本以上學歷。招不上來,就罵人資部門無能,讓招聘專員頭疼不已。 二,待遇太低。最關鍵是還是工資待遇太低。很多私營單位,大學生入職起薪才2000元。北京等一線城市,985本科月薪3500元。這樣的待遇,跟打發叫花子似的,對學生沒有丁點的吸引力。 網友四: 在我們村我小的時候(近30年前),如果說誰誰誰家的孩子考上大學了,那可是很光榮的,因為那個年代考上大學可就意味著這個孩子有出息了,日后會有好工作,能掙很多錢了。 現在找工作,文憑只是臉面,具體還要看工作能力,家里供個大學生費用不低,但是上完大學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我身邊所接觸的大學生,工資也都在3000-4000元之間(我們這里大眾工資2000-3000元)。當然,也有出類拔萃的大學生,工作單位很好,不過那是很小一部分人! 網友五: 好企業要求還是高學歷或者關系,但占市場少數,28定律也不為過,小企業則很現實,要求有工作經驗,不肯培養,不肯給工資,整天畫餅,就算有能力的本科生去了,也會很快走人!我當年那些老板厲害了,經常說大學生錢不錢無所謂,你來我這里,全部工作你都可以做,比大公司好,問題我做了你不給錢啊! 隨著本科人數越來越多,企業人才需求和畢業提供的差距就越來越大了! 網友六: 有些企業給的工資少或者不按時發工資,如今物價太高,大學生找工作基本最低都要求月收入四五千左右,然而有幾個企業工資那么高。有些大學生可以接受工資略低點,但進入企業呆段時間之后感覺前途渺茫,沒有自己發展空間也會辭職。 有些大學生畢業之后會感到迷茫,因為大學四年學完去面試什么也不會,學校只注重了課本知識,忽略了動手動腦實際操作能力,無論你在學校得過什么榮譽都沒用,社會和學校完全是不同的。 最后: 農村的大學生如果想加入有外國人、大學生的英語社群,搜索公眾號“豎起耳朵聽”即可加入,那里會美音、倫敦腔、印度腔的小伙伴都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