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和家CEO李想 2月10日消息,今天車和家創始人李想在個人社交賬號上發布了一段文字,回憶了自己創業20年來經歷的5個樓層,分別是18歲前、22歲時、27歲時、37歲時和現在。 李想說自己18歲前是一個普通人,而且在學習中名列中下等,曾一度被親戚老師們認為是沒什么出息的那類學生。
可以說在李想口中的“一層樓”時,他自己也并沒有展現出過人之處,他并非是一個天才型的人才。與年少時就顯露出數學天賦的莊辰超、王小川等創業者們相比,李想的少年求學時期,可以被稱為是“學渣”了。 年輕的李想 但李想并沒有徹底放棄自己的人生。在“第二層樓”里,李想實現了完美的逆襲。 高三開始,我不想這么被人看不起,我把我學習的計算機知識變成了個人網站,開始創業。
可以說李想在高中時期,以馬云常說的“換道超車”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人生逆襲,他沒有將自己的目標設定成考上一所一流的大學,而是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做起了個人站長,恰逢當時PC時代剛剛開始不久,互聯網行業存在著巨大的紅利。李想從個人站長轉變為團隊管理者,進而將自己的人生境界從“生為一個普通人”提升到了“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在22歲那年他做的泡泡網已經有一年2000多萬元的收入了,這無論是在2004年還是2019年,都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而當他做泡泡網遇到管理瓶頸時,他又一次開啟了一次新的創業,做了汽車領域的垂直門戶網站汽車之家。 李想對于汽車也是非常的鐘愛 然后李想進入了自己的第三個樓層(境界):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 作為汽車之家的創始人,李想帶著一幫經驗很少的年輕人,將這個汽車網站做到了行業第一名,他曾經分享過自己是如何做到的,甚至在更新頻率上做研究,在其他網站周六日不更新的時候,他們選擇更新,在每天早上其他網站沒有更新的時候,他們選擇提前儲備內容,做更新。這樣堅持一年下來,他們在2004年還排在汽車行業網站百名開外,到2005年就做到了行業前五。 李想說在2004到2008年這一時期,他更注重的是發現人才:
這是李想達到的人生第三個樓層: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 李想與秦致(右) 而讓李想向人生第四層境界進發的是2008年汽車之家內部的一次爭斗,當時幾名小股東聯合起來想要將李想趕出汽車之家,幸虧有薛蠻子等投資人的助力,才讓李想平息了這次內訌。再加上職業經理人秦致的輔佐,李想開始從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向一個優秀的領導者轉變。 對于這一時期的經歷和變化,李想這樣寫道:
從2008年到2018年,李想用10年的時間來進行第四個人生“樓層”的爬升,這10年里,他曾經歷內部管理層的震蕩考驗,也帶領著汽車之家在2013年赴美國交易所上市,再到2016年他離開汽車之家并尋找新的創業項目。大起大落經歷了不少,光輝榮耀背后的苦楚也只有他和秦致等人能夠體會。 但李想在今天的文章里提到了一句話:
是的,李想沒有退路,他依然在創業的路上狂奔,2018年他的車和家也成立了3年,這期間他經歷了價值數億的SEV項目的流產,也經歷了理想智造汽車的發布。李想依然在自己的人生境界中爬升:他還有第五個樓層。 李想與馬斯克的合影 李想說自己到2018年才意識到,應該要將自己的境界從優秀的領導者向頂尖的領導者提升。 而目前李想認為自己的狀態還處在“從四層痛苦的走向五層的路上……沒有退路”。他對頂尖領導者的定義是這樣的:
顯然李想認為自己做的還不夠,還有進步的空間,李想說“再給我幾年時間”。 從18歲到38歲,李想在創業的20年里,通過自己強大的學習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認知境界,他雖然“生為一個普通人”,卻有著一個“成為頂尖領袖”的終極目標。不得不說這是CEO來信君在2019年春節假期里看到的最勵志,也最值得學習的一個“逆襲”案例。 從左至右:茅侃侃、高燃、戴志康、李想 李想曾經與茅侃侃、高燃、戴志康等人登上央視,成為四大80后創業精英,多年以后,他依然是值得80后、90后學習的榜樣。 在李想回憶自己創業20年的文字最后,他寫道:
如果不是看到了李想創業成功的全過程,我們很難相信這是一個高中輟學創業的80后CEO說出的話,他深刻的認識到,提升認知的樓層,是人生中最關鍵的收獲。 也是在今天,他還談到了努力賺錢的兩大好處,一個是可以讓內心獲得安全感,另外一個就是獲得相對的自由。李想奮斗了20年,如今身家數億美元的他,已經擁有了常人無法擁有的很多,但他在認知提升的路上,沒有止境。 對比李想的人生境界,各位CEO來信的粉絲們,你的人生境界處在哪一層? 2019年,讓我們向李想學習,也逐漸提升自己的認知境界吧! |
|